火星可能曾宜居!中国“祝融号”有新发现
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于2021年5月15日着陆于乌托邦平原南部,搭载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制的火星次表层穿透雷达,用于探测地下结构和可能存在的水冰。祝融号行驶的路线位于前人提出可能存在的古海洋海岸线以北约280 千米处,海拔比该海岸线低约500米。△乌托邦平原地图、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点和四条可能的古海...
“祝融号”有新发现!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
记者2月28日获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方广有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近日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着陆区的地下10米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重要的地下证据。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
“祝融号”有新发现!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肖龙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综合分析“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多光谱相机获取的科学数据,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海洋沉积岩的岩石学证据,证明了火星北部曾经存在过海洋。5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以《乌托邦平原海洋沉积岩的证据:祝融号火星车的观测》为题,在综合性期刊《国家科学论评...
马斯克对了,火星变第二地球?祝融号新发现:曾可能有一大片海洋
我国“祝融号”火星车2021年5月着落火星后,截至2022年5月,在火星上行驶了1.9千米。过后,祝融号在火星上遭遇了沙尘的覆盖,其太阳板受到了“火星灰”的影响,以至于发电达不到要求,过后,祝融号就没有办法进行苏醒。所以,大家看到祝融号进入休眠之后,就没有什么消息了,而这一次祝融号的重大发现,也是建立在...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人类移居“第二地球”有希望了?
后续的话,大家也不用期待太高了,而这一次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重大发现,突破性的成就,也是建立在此前获得数据上。祝融号又有新发现,到底是什么呢?这一次任务的成果,已经发表在了《科学报告》杂志上,按照结果来看,找到了火星可能存在海洋的相关性证据,通过分析轨道器和“祝融号”火星车取回的数据,研究团队...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该研究在北方荒原组中发现的这些沉积构造,为重塑火星的历史提供了新的启示。“未来‘祝融号’对该区域的深入探测和采样返回,将加深我们对火星宜居性和生命痕迹保存的认识”,肖龙说。本研究工作的联合攻关团队来自国内外高校的13位合著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肖龙教授和黄俊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
天问落“火”一周年 “祝融号”火星找水有新发现
5月12日,《科学进展》发表了“祝融号”新成果。 利用天问一号“祝融号”火星车相关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团队在地质年代较为年轻的着陆区,发现了一种岩化的板状硬壳层,其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形成过程可能与地下水波动有关。 这一发现表明,火星在亚马逊纪时期的水活动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加活跃,“...
“祝融号”在火星有重大发现!
近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祝融号”搭载的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和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对该地区沙丘表面的微观形貌特征和物质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了“祝融号”着陆区的沙丘表面存在结壳、龟裂、团粒化、多边形脊、带状水痕等表面特征,同时,通过光谱数据分析发现,沙丘表面富含含...
火星存在水?“祝融号”又有重大发现!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了一项火星存在液态水的研究成果。基于“祝融号”火星车观测数据,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发现“祝融号”着陆区的沙丘表面存在结壳、龟裂、团粒化、多边形脊、带状水痕等特征。光谱数据分析发现,沙丘表面富含含水硫酸盐、蛋白石、含水铁氧化物等含水矿物。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
“祝融号”新发现!
经过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祝融号”着陆区风场发生显著变化的层序证据。这些沉积层序与火星中高纬度分布的冰尘覆盖层记录有很好的一致性,这意味着“祝融号”着陆区可能经历了以风向变化为标志的两个主要气候阶段,风向从东北到西北发生了近70度的变化,风沙堆积从新月形亮沙丘转变为纵向暗沙垄。这一气候的转变,...
中国祝融号火星车新发现:一片广阔的火星海洋
这一发现不仅增强了我们对火星历史的认识,更为未来火星探测任务指明了方向,激励着人类继续向深空进发,寻找那些关于生命、关于宇宙起源的终极答案。此外,“祝融号”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国家的智慧与力量,展现了中国航天...
“祝融号”新发现:火星曾存在海洋!现在的水和大气又去哪里了?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央视新闻 2023年5月18日《“祝融号”发现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 科技日报 2023年5月5日《NASA:火星上存在液态水 有“强有力”证据》 新京报 2015年9月29日《你知道吗?火星虽然环境很恶劣,但也有四季变化!》 中国新闻网 2021年12月...
中国祝融号新发现:37亿年前的火星上存在海洋
此次祝融号的新发现,无疑为火星探索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让我们对火星的过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我们规划未来的探索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随着更多探测器的发射与数据的积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火星的神秘面纱将会被逐步揭开,更多关于生命、关于宇宙的奥秘也将被我们所掌握。
祝融号发现一“石块群”!它共行驶1921米,但天问二号不去火星了
祝融号有新发现了:石块群 祝融号是我国天问一号火星车,并且是我国首次进行火星探索的火星车,其高度有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按照初期的设计寿命来看,祝融号的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 不过,实际性的情况是远超设计寿命,并且创造了中国火星“足迹的历史”,其祝融号火星车共累计行驶了1921米。
中国火星车新发现:探测到含水矿物质,或将改变火星生命史?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的环绕器“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火星车行驶在火星表面以及整整一个地球年了。根据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消息,我国科学家刘洋的研究团队利用祝融号,在火星的着陆区探测到了含水矿物质,并发现了水活动的迹象,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了。天文学家的观测表明 火...
“祝融号”火星车的重大发现:火星上有海洋吗?
祝融号火星车发现地质特征,支持火星曾存海洋假说,为火星气候和地质历史研究提供新线索,获科学界认可,对推动火星认知和未来探测有重要价值。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在其着陆区周围发现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地质特征,这些发现为数十亿年前火星上可能存在辽阔海洋的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意义...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肖龙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综合分析祝融号火星车搭载的多光谱相机(MSCam)获取的科学数据,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海洋沉积岩的岩石学证据,证明了火星北部曾经存在过海洋。2021年,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搭载的...
重大发现!祝融号在火星上发现液态水,网友:人类移民火星有望了
我们知道,人类进行深空探测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我们的宇宙,二是为人类未来移民和生存打基础。所以在2020年时,我国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随后不断在火星上进行探测和传回珍贵火星资料。近期,中国科研人员对于火星探究有了新发现,据消息称,“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低...
祝融号在火星地下发现大量神秘多边形楔形物,科学家形成原因不明
祝融号是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所携带的中国首辆火星车,重约240公斤。2021年5月15日,其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使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二个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并且还超额完成了科学探测任务。不过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休眠一年多了,唤醒的几率非常渺茫。此次中国科学家公布的新发现,是从祝融...
中国“祝融号”有新发现,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
钛媒体App 2月28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该院方广有研究员领导的月球与火星探测雷达研究团队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祝融号着陆区的地下10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地下证据。该成果北京时间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