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东极岛》在京首映-新华网
一位来自浙江的渔民后代如今已是一名公益救援教官,他十分共情“海上有难,必救”的渔民规矩,并延续了先辈传承下来的这份责任与担当。另一位则是当年救援行动的亲历渔民后代陈雪莲,她在映后表示:“我父亲就是当年出海救人的渔民之一,如今他已经去世了。谢谢《东极岛》,把我们东极人民的精神传到了全世界。”(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海上有难必救已刻在了东极渔民骨子里#... 来自浙江日报 - 微博
【#海上有难必救已刻在了东极渔民骨子里#】8月8日,电影《东极岛》在全国上映。当晚,主演@朱一龙 @吴磊LEO @倪妮V 齐聚舟山普陀。3天前跳海救人的东极岛渔民后代,也被请到了路演现场。8月5日晚,2名游客不慎在东极镇东福山海边落海,紧急关头,王裕斌、杨小平、杨贤锋跳海救人。#东极岛再现电影东极岛救人画面#...
...用行动践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海上有难,必救。电影《东极岛...
电影《东极岛》发布“致敬每一位血性的中国人”片尾彩蛋,当年参与营救英军战俘的中国渔民对着镜头讲述救人初衷。他们之所以出海捞起一条条人命,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本能。英军战俘家属动情表示:“中国渔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明知前路有风险,他们依然甘愿为素昧平生的英俘铤而走险,用行动践行祖...
书写战火中属于平民之舟的伟光 电影《东极岛》上映
以平民为主人公展开叙事,作为历史战争题材作品,《东极岛》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样貌。这个危难中充满人性温度的救援故事,成为普通渔民自身生存原则的真实写照。管虎表示,“我们在调研采访当中跟很多常年在海岛生活的普通人接触,‘海上有难必救’几乎是刻在 DNA中的善意,理解了这一层,整个渔民的救助就变成自然而然的...
“这段历史,要让全世界看见!” 电影《东极岛》全国上映,主创团队...
“那天风浪特别大,跳下去的时候自己心里也害怕。”王裕斌朴实地说,“但就像电影里的阿花讲的那样,‘海上有难,必救’。这已经刻进我们渔民的骨子里。” 这种“海上有难,必救”的精神,从83年前传承至今,也将随着《东极岛》的上映,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让全世界的人看到。 全场大合影。记者 徐文迪 摄...
东极岛渔民勇救外籍遇险者彰显大爱__财经头条__新浪财经
东极岛渔民勇救外籍遇险者彰显大爱 东极岛的海水记得每个救人的身影:他们或许平凡,却在生死关头选择了跨越国界的善意。辽阔的海洋从不会孕育狭隘,就像中国人的血脉里,永远流动着“有难必救”的温暖。 东极岛的海水记得每个救人的身影:他们或许平凡,却在生死关头选择了跨越国界的善意。辽阔的海洋从不会孕育...
在绝境中闪耀:中国渔民的无私与勇敢
”的呐喊如同一股洪流,在幸存者心中激荡起无尽的希望。中国渔民们怀揣着百船出海的气势,秉持着有难必救的坚定决心,在一次次生死营救中,将国人的血性展现得无以复加。他们身无铠甲,却凭借内心的善意与本能,在枪林弹雨中织就了一张张生命的渔网。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可能成为拯救生命的英雄!◉ 中国渔民的...
影迷评《东极岛》:场面震撼 感人至深
当英军战俘在冰冷海水和日军枪火下命悬一线时,东极岛的渔民们站了出来。他们没有先进的救援设备,只有木质渔船,却怀着骨子里“海上有难,必救”的信条,一次次冲向那片危险海域。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朱一龙饰演的阿赑,起在目睹日军暴行和英军战俘的惨状后,他的内心被正义和善良填满,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这场伟大的...
《东极岛》舟山路演,导演管虎:用电影替谦逊的中国人把真相说出来
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正是这些普通的中国渔民,心中秉持一个信念:“海上有难,必救”——刻在渔民骨子里的祖训。他们以血肉之躯在死亡漩涡中展开营救,最终从冰冷的海水中抢回384名英军战俘的生命。当晚,舟山路演现场来了不少当年参与救援渔民的后代,纷纷表示电影非常震撼,是主创们的努力让大家看到了这个故事,让...
《东极岛》渔民的选择,比生死更难回答的难题
但就是这里,有一些渔家祖传的规矩还像灯塔一样亮着——“海上有难,拼命救人”。凡有性命凋零,老祖宗讲的“不分国界、不问来路”,永远大过风雨的声音。你说,这种家传的规矩,是不是岛民们忍受苦难之后唯一还敢坚持的尊严?甲板,是另一个舞台。英国人被锁在战船的铁皮甲板下,铁门锈迹斑斑,仿佛随时崩塌;而...
浙江舟山: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念碑揭幕
2022年,丹尼斯·维尼曾提及父亲的遗愿是希望能在舟山建座纪念碑,纪念勇救“里斯本丸”事件英军战俘的舟山渔民。 三年后,她的愿望成真。 1942年10月,押运1816名英军战俘的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从香港起航途经东极海域时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近300名东极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划着小舢板闯进大海,用一双双手救起了384名
电影东极岛今日上映 平凡之舟展现人道光辉_新闻频道_中华网
历史战争题材电影《东极岛》于8月8日正式上映,该片以1942年东极岛救援事件为背景,聚焦中国渔民的平凡之舟。影片讲述了里斯本丸号沉没后,一群中国渔民面对生死抉择时坚守“海上有难必救”的朴素大义。 导演管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东极岛救援事件本身极具讲述价值,它包含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是生命个体之间在极大危难中...
🌊浪越凶,血越烫!逢难必救,是东极渔民刻进骨血的本能——8月8日...
🌊浪越凶,血越烫!逢难必救,是东极渔民刻进骨血的本能——8月8日,和电影《东极岛》一起,打捞被遗忘的勇毅。, 视频播放量 1411、弹幕量 2、点赞数 122、投硬币枚数 15、收藏人数 5、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浙江文旅, 作者简介 浙浙疯狂营业中……,相关视频:炸裂!热血
致敬平民英雄!里斯本丸沉没英军危殆,渔民破浪救 384 人,37 名渔民...
距沉船点最近的东极岛上,渔民们听到了海面传来的哀嚎。 45岁的船老大吴其生抹掉脸上的雨水,吼出祖训:“海上有难,必救! ”198名渔民跳上46艘小渔船,最小的船仅4米长。 他们迎着日军巡逻艇的炮火,冲向封锁区。渔民林阿根的船最先靠近沉船。 他用斧头劈开船舱木板,拽出浑身油污的英国军官伊文思。 甲板上...
舟山东极岛:东海极地的鱼汛记忆与时光刻痕
这得益于东极岛特有的"三重净空"环境——远离大陆尘霾、太平洋环流带来的洁净空气、以及终年盛行的偏东风。当地老渔民陈阿伯的航海日志记载,每逢冬至前后,阳光会精准穿过象鼻峰的海蚀洞,在观测台形成直径2.8米的光斑,这种现象被《中国国家天文》认证为北纬30度线独有的光学奇观。渔民画里的海洋基因 青浜岛渔民画...
电影《东极岛》北京首映礼口碑获赞“解气解恨 燃麻了”-猫眼电影
现场也有渔民后代前来观影,一位来自浙江的渔民后代如今已是一名公益救援教官,他十分共情“海上有难,必救”的渔民规矩,并延续了先辈传承下来的这份责任与担当。另一位则是当年救援行动的亲历渔民后代陈雪莲,她在映后表示:“我父亲就是当年出海救人的渔民之一,如今他已经去世了。谢谢《东极岛》,把我们东极人民的精神传...
(抗战胜利80周年)在 “东极岛”重温里斯本丸事件:中国渔民的英勇...
即便如此,仍有三名英军战俘被渔民冒死藏在三面临海、口小腹大的小孩洞中,躲过日军搜索,后经渔民协助被秘密送往重庆的盟军基地。8月4日,参与“里斯本丸”号营救事件的渔民后代、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纪念馆馆长梁银娣介绍英国人民为感谢东极渔民而创作的画作。 王刚 摄 近年来,“里斯本丸”事件的史实逐渐为世人所知,...
#中国渔民救人不是选择是本能# 真被东极... 来自教父娱乐 - 微博
真被《东极岛》新预告里的情绪递进狠狠感染到了,从最初的态度坚定,到整个过程中的毫不动摇,渔民们对英军战/俘的态度完全从一而终——“这底下有好多人,得救!”“船要沉了,人要死了,得救!”“老祖宗说了,海上有难,必救!”英军战/俘们承受的不止是在海面上孤立无援的恐慌、时不时被海水呛到口鼻的窒息,...
东极岛渔民83年前勇救落难者,跨越硝烟传递中国温度|渔民|鱼|勇救...
#他们用格局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83年前东极岛渔民的渔网,网住的不只是鱼,更是跨越硝烟的善意。没有豪言壮语,唯有"落难必救"的本能,这朴素的格局,早替我们把中国人的温度刻进了世界记忆。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Loaded: 0% 视频加载失败,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