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报数十年,老读者珍藏创刊号复刻版:北京晚报丰富了生活
戴红萍一家是《北京晚报》的忠实读者,从她的父母辈到她的孩子辈都十分喜欢看报。戴红萍每天坚持读报和剪报,三十年如一日,见证了《北京晚报》的发展。 “《北京晚报》丰富了我的生活,一天不读报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儿什么。”昨天下午,戴红萍拿着新鲜出炉的晚报,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当翻到中间的创刊号复...
82岁“奶奶读者”的晚报情缘_京报网
点开一看,主人公是一位发丝银白、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奶奶,她把《北京晚报》每周六“阅读”版面上刊出的专栏《字字有源》逐期从报上剪下来、装订成册,组装成一本可以翻看的“书”,用来积累学习。视频转到我们五色土编辑部工作群里,大家看到了,都十分感动——在电子化的时代,依然有这样用心、认真的读者,这让我们感...
#老读者收藏北京晚报近40年家里堆成小山# ... 来自北京民声 - 微博
#老读者收藏北京晚报近40年家里堆成小山# 范光永收藏北京晚报近40年了,家里堆放的报纸数不胜数。今年恰逢《北京晚报》创刊65周年,范光永就萌生了办展览贺晚报的想法,他想从自己近40年的收藏中精心挑选出65份报纸,尽可能地涵盖每一个出版年份,展示晚报65年来的风采。得知这位老读者的想法后,@北京民声 与北京日...
老读者戴红萍:复刻版把我带回到小时候
“创刊号的复刻版,一下子就把我带回到了小时候。”昨天下午,看着手里的《北京晚报》,73岁的戴红萍不禁感慨道。2023年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号复刻版 戴红萍一家都是《北京晚报》的忠实读者,每天坚持读报和剪报,见证了《北京晚报》的发展。“虽然是复刻的老式版面,但新闻却是当天的,太有纪念意义了。”...
老读者李士杰:还是那张熟悉的《北京晚报》
“来了啊,今天的晚报!”3月15日下午4时许,门外的环卫工人老张拿起放在窗边儿的北京晚报,走进湖边草书店,交给店主李士杰。作为北京晚报的老读者,李士杰一直保持着订报的习惯。每天下午,报纸准时送到,老张看到了,便会顺手帮他拿进屋。 “今天是晚报65周年的生日,昨天报纸就预告了,今天有创刊号的复刻版。”说着,...
报刊收藏家彭援军:创刊号复刻版极具收藏价值
“太有创意了!我收藏报纸已超过半个世纪,珍藏的各种类型报纸也有1万多份,头回见复刻创刊号的纪念形式,一下子把时间拉回到了创刊时,在形式上非常新颖独特。”66岁的彭援军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报刊收藏家,也是《北京晚报》的老读者。 1958年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号头版 ...
一晃那么多年了,看到这12张老照片,感动和回忆涌上心头
一晃多年,照相机换了一代又一代,如今进入了数码时代,手机也可以拍出很好的图片了,但是我还珍藏着这台相机和老报纸。 1981年8月24日,乔健拍摄的照片见报 2. 一生的荣耀 拍客·王新: 1983年,我参加了《北京晚报》组织的“在爱的海洋里”...
全景呈现胜利日大阅兵!今天的《北京晚报》,珍藏!
全景呈现胜利日大阅兵!今天的《北京晚报》,珍藏!9月3日上午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今日出版的《北京晚报》通过 全彩版面、深入报道、现场记录 全方位、多角度地为读者呈现 九三阅兵的热烈盛况 ↓点击版面查看精彩内容↓ 更多热点速报...
晚报有缘人 | 老读者徐红:《北京晚报》是我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1958年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我家就有了这份报纸。”67岁的徐红喜欢读书,更喜欢看报纸。她说,《北京晚报》就是自己的良师益友,陪伴着她度过了自学考试的日子。 母亲床头摆着这份报纸 走进徐红的家,整洁的房间里摆放着五六个大书柜,...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征集活动引老读者们忆往昔-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王雪飞 晚报让我一展才华 王治国一家是北京晚报的忠实读者,订阅晚报已经几十年了。王治国的女儿雪飞从小就喜欢画画。1991年初,当时的王雪飞才16岁。一天晚上,王治国拿着《北京晚报》对女儿说:“你不是喜欢画画嘛,晚报有个五色土副刊,每期都刊登一幅刊头设计,你如果有兴趣,不妨画几幅投稿试试?” ...
社区达人 |10万多份报纸堆满家!78岁大爷的《北京晚报》收藏,藏着...
【#社区达人# |10万多份报纸堆满家!78岁大爷的《北京晚报》收藏,藏着北京人的回忆!】在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街道天伦北里小区,78岁的李铁光家里有座“报纸博物馆”。十万多份报纸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占据了卧室、储藏间甚至阳台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些藏报中,《北京晚报》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他收藏了包括“闻香·读报”
老朋友李士杰:晚报就像身边的老朋友
没两天,这张照片就上了《北京晚报》。从那时起,李士杰经常给晚报投稿。其中,一张“风折大树无人管”的照片见报后,相关部门立马就去现场解决了问题。“虽然栏目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晚报仍旧像一个老朋友,每天陪在我们这些读者的身边。”李士杰说。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徐英波 流程编辑:u060 ...
社区达人 |10万多份报纸堆满家!78岁大爷的《北京晚报》收藏,藏着北京人...
【#社区达人# |10万多份报纸堆满家!78岁大爷的《北京晚报》收藏,藏着北京人的回忆!】在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街道天伦北里小区,78岁的李铁光家里有座"报纸博物馆".十万多份报纸从地板堆到天花板,占据了卧室,储藏间甚至阳台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些藏报中,《北京晚报》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他收藏了包括"闻香·读报""...
党报进社区|安慧里社区居民分享“记忆中的北京晚报”
居民们回顾了个人、家庭与“北京晚报”的点点滴滴,以及报纸的诸多亮点版面与栏目,如“五色土”、“说文解字”等。几位老读者还分享了投稿见报的喜悦。报社记者则讲述了新闻背后的故事。参与此次座谈的不仅有工作在采编一线的记者,还有来自北京日报印务公司、发行公司、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大家表示,在今后工作中,会...
六十余载集报十万多份,七旬老人家里有座“报纸博物馆”|北京晚报...
这些数字可不光是报纸价格变化的事儿,简直就是咱们日子越过越好的活账本,百姓人均收入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这《北京晚报》就像个老邻居似的,从胡同口的糖油饼到奥运场馆的鸟巢,啥都给您记着。它可不单是张报纸,就是咱北京市民生活方方面面的真实展现,翻开哪一页都能瞅见自个儿的影子!”...
全景呈现胜利日大阅兵!今天的《北京晚报》,珍藏!_京报网
今天的《北京晚报》,珍藏! 9月3日上午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今日出版的《北京晚报》通过 全彩版面、深入报道、现场记录 全方位、多角度地为读者呈现 九三阅兵的热烈盛况
手机摄影——人在景中 景在情中
一位老读者拿着多年收藏的北京晚报,激动地等待司马老师的到来。老师一落座,这位读者就微微颤抖地拿出所有珍藏的报纸,如数家珍请司马老师过目,年近花甲的老者瞬间变成恭恭敬敬的少年学生。司马小萌老师也很高兴看到大家这么喜欢自己的作品,大方地和读者合影留念。 活动由著名回族作家、摄影家、收藏家、北京湖边草书店...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31日圆满落幕-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31日圆满落幕 31日是“见证初心六十年《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的最后一天,老读者、新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艺术厅陈列了17天的展览唤起众多读者与北京晚报共同成长的回忆。 《北京晚报》创刊60周年展,不说再见。
故事:感人故事|读者替先夫完成遗愿,20年后喜逢京城名记者司马小萌
读者穆凤兰与记者司马小萌20年后喜相逢 ▓ 北京湖边草书店李士杰 20年前,《北京晚报》记者司马小萌给读者刘连恕回信后,这封信被刘连恕一直珍藏,并一直盼望着能与记者本人相见。可惜他英年早逝。20年后,他的遗孀穆凤兰为先夫完成了遗愿——与记者司马小萌喜相逢。 左起:记者司马小萌、书店掌柜李士杰、读者穆...
天桥老人杨秉诚 一声晚报半生情 _ 中国网
今年2月15日,是北京晚报复刊35周年的日子。3月15日,是北京晚报创刊57周年的日子。 “纪念一下这个日子吧!北京晚报,那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月来,这样的来信来电就没断过。 有这样的读者,我们满怀感恩;有这样的情谊,我们倍加珍惜。 今天,我们开设一个栏目,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做起,和几十年的老读者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