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跟毛主席聊了什么?
主要内容 1973年7月1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杨振宁。在这一个半钟头里,他们聊了些什么? 编辑:李婧怡 责任编辑:王佐亚 精彩推荐 探访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看智能进万家 现场 望海观潮|“舌战”安理会 望海观潮 望海观潮丨中东没做到的,东南亚是如何做到的? 望海观潮 独家连线总台驻伊朗记者李健南:回到伊朗的48小时 龙咚锵 喊话超有
当年回国接受毛主席会见后,杨振宁来到了湖南
1973年7月19日,杨振宁在湖南省外事部门领导的陪同下从北京来到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旧居,并和大家合影留念。这次来韶山,缘于2天前在中南海和毛主席的见面。见面是杨振宁主动提出的。当时毛主席已80岁高龄,身体很不好,基本不见客了。杨振宁没抱太大希望,但没想到,他突然接到了一个通知:毛主席要在自己的书房...
“我要拿诺贝尔奖!”杨振宁12岁少年梦想,35岁如愿以偿
7月17日,杨振宁在周培源的陪同下,到中南海毛泽东那有名的书房里见到了毛泽东主席。陪同会见的还有周恩来总理。最初,杨振宁听不懂毛泽东讲的湖南话,周恩来便在一旁做些解释。毛泽东谈话喜欢谈大问题,比较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当然,他也和杨振宁谈与科学有关的哲学问题。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在他那有名的书房里...
科学巨擘的世纪回望,一文解读杨振宁的百年人生密码
1973年7月, 杨振宁在第四次来华访问期间,向接待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拜会毛泽东主席。7月17日,在周恩来总理和周培源的陪同下,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书房会见了杨振宁。杨振宁说:“毛主席的兴趣非常广泛,那次一个半钟头的见面,从哲学到物理学,到怎么样做研究,都是我们谈的话题。最后走到门口,他跟我拉...
1973年,杨振宁做客中南海,事后他回忆:毛主席的物理造诣非常深...
1973年7月17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会见了杨振宁,周恩来、周培源陪同会见,他们一共谈了一个半小时。 聊天时,杨振宁提到了当时物理界一个很有意义的结论:即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叫“虚子”,任何物质都是由若干虚子组成的,虚子是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单位,即有即无,飘忽不定,甚至可以用“从无中来,又到无中...
...毛主席向李政道叹息:恨我没有时间了,不能研究自然科学_杨振宁...
老覃在前段时间写了《1973年,毛主席见到杨振宁,说:你还很年轻,还可以做更大的贡献》一文,讲的是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于1973年7月17日下午由他的恩师周培源作陪,到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 那一天,宾主相谈甚欢。 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堪与比肩爱因斯坦,但他绝不是人们刻板印象里的“理科男”。他其实是个全才,文...
【中国新闻周刊】杨振宁忆1970年代6次回国,与毛泽东谈基本粒子...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会见杨振宁(右一)。周恩来和周培源(左二)参加了会见。图|受访者提供 “上天让杨振宁来救邓稼先一命” 1971年,杨振宁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这是他自1945年赴美留学后第一次回国。 关于这次回国的缘起,已有很多描述。大致经过是:1971年4月的一天,杨振宁偶然从报纸上看到美...
历任中国领导人的诺奖情结_新闻频道_中华网
晚年在中南海接见杨振宁和李政道 毛泽东与杨振宁 毛泽东晚年,除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一般很少接见客人。不过,他接见了两名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 1973年,杨振宁和毛泽东的见面,是在毛泽东中南海的书房里。谈话结束以后,杨振宁说他快走到门口时,毛泽东和他握了握手,并且说他年轻的时候也希望在科学...
温文尔雅诗情浓——毛泽东与民主人士的诗交-七一网
1973年7月17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会见物理学家杨振宁。话题转到毛泽东的诗词时,杨振宁说:“我读了主席的《长征》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特别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我很想去看看。”毛泽东说:“那是长征快完时写的。讲了一个片面,讲不困难的一面,其实里面有很多斗争...
散文丨陪杨振宁先生参观韶山 - 新湖南
那是1973年7月17日,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第一次回国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当时,已是80岁高龄的毛主席对于自然科学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一个半小时的会见中,他向杨振宁先生询问了很多有关物质、粒子之类的物理问题,使杨振宁先生感受到毛主席对于科学以及科学家的珍重。临别时...
1973年周恩来请杨振宁吃饭,杜致礼得知宴会厅名字,开了一个玩笑...
1973年暑假,杨振宁带着妻子杜致礼回国探亲并讲学。7月1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亲自接见杨振宁,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这则消息。 7月18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招待杨振宁夫妇和杜聿明夫妇。周恩来和大家一一握手后,让大家坐下吃饭。 当杜致礼得知宴会厅的名字后,开玩笑地说:“周总理怎么重男轻女呢?” 周恩来听后愣在原地,他说:“何出此言?” 杜致礼在解释后,大
73年毛主席接见杨振宁,杨振宁一句话让毛主席大笑:你这话不科学...
从那之后,思乡情切的杨振宁常常找机会回到祖国,还曾经受到过毛主席的亲自接待。在两人的会面过程中,杨振宁说的一句话连毛主席都打趣“不科学”,那么杨振宁究竟说了一句怎样的话呢? 国民党名将女婿,通过书信交流 1944年,杨振宁作为临时教师出现在了联大附中的课堂上。初登讲台的他尚且十分青涩,被台下气质不凡、相貌过...
宇称不守恒理论在中国的曲折遭遇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在7月17日毛泽东接见杨振宁的交谈中,毛泽东“不仅询问了宇称的守恒、非守恒问题,而且问到了光子的性质和质子的可分与不可分性”。“主席说,宇称也可以是守恒,也可以说是不守恒,对么?这显示他在这方面有很正确的看法。”从这次会见及谈话内容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是认可杨振宁的,而且认同宇称不守恒理论。如此一来,“...
周培源: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是科学的旗帜 ——忆毛主席的两次谈话
毛主席与杨振宁博士讨论了宇宙守恒和不守恒问题,赞扬他说:你是物理学家,你对物理学有贡献。你对世界是有贡献的。毛主席对我在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综合大学组座谈会上关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发言,也予以关注,说:你的发言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杨振宁博士说:我看到《光明日报》上的文章。这就是我在1972年10月发表...
毛主席晚年与李政道谈物理学的对称,不料一开场却把李政道问住了
但是,就在5月30日一清早,毛泽东主席突然通知身边的人,让外交部联络处的人联系一个人,他要见见这个人,而且越快越好,甚至作出了时间的限制:他要一小时内,在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见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此人正是与杨振宁先生一同首次获得世界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先生。1974年5月,这是李政道第二...
杨振宁百岁生日演讲,提到了这位最亲近的朋友 - 澎湃在线
——周培源(著名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在他那有名的书房里接见了杨振宁。左起:周恩来、周培源、毛泽东、杨振宁。(本图摘自《杨振宁传》(最新增订版))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这一幅照片拍摄的是杨振宁1970年代所工作的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中文校刊《...
杨振宁破冰之旅:1971年率先回国,受周恩来接见近5小时_能见度_澎湃新...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会见杨振宁,7月1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对此次会见进行了报道。 1985年6月,杨振宁到医院看望病中的邓稼先。 杨振宁回到美国后,曾先后四次公开发表演讲,介绍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为推动中美两国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做出了贡献。当年8月他在康奈尔大学的物理会议上、9月在他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他...
盘点:我国历任最高领导人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珍贵合影--党史频道...
周恩来陪同毛泽东会见杨振宁 1974年5月30日,毛泽东会见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上海。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56年二人合作完成论文“宇宙在弱相互作用中是否守恒的问题”,并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毛泽东曾在晚年会见两人。1974年5月30日,毛泽东会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当李政...
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与中国科协:跨越半个世纪的科技同心
杨振宁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国际交流、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贡献卓著,为我国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的传承注入了持续而深刻的力量。破冰前行,架起中美科学交流之桥 这次会晤,是新中国科学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会见杨振宁,时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周培源陪同在侧。这次高规格的接见不仅体现...
中国科协悼念杨振宁:他向邓小平提出派遣留学生赴美学习的建议
10月18日,中国科协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悼念杨振宁。文中提到,1971年,杨振宁成为首批回国访问的美籍科学家,以实际行动架起沟通的桥梁。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会见杨振宁,时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周培源陪同在侧。这次高规格的接见不仅体现了新中国对科技交流与人才的高度重视,也为杨振宁日后与中国科协长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