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水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公安部网站
河南南阳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查明,宋某某等人冒充记者身份,租用网站版块,以夸大、歪曲等手法在网上编造发布负面帖文及视频2000余条,以协助删帖、采访曝光为要挟对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敲诈勒索。河南南阳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查获虚假新闻手稿3000余份。 六、浙江台州公安机关侦破范某等人刷单炒信案。浙江台州公安机关网安
最高检发布依法惩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罪典型案例-典型案例-中国...
2024年1至9月,检察机关共办理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案件159件423人。 本批典型案例分别为聚焦从严惩治编造虚假新闻实施敲诈勒索的郑某某、依法追诉漏犯等人敲诈勒索案;聚焦依法惩治网络大V“有偿删帖”型新闻敲诈犯罪的宋某敲诈勒索案;聚焦实质审查“舆情服务协议”性质,依法惩治以“舆情服务协议”为名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
全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10起网络谣言案件公布
近日,安徽公安网安部门查明,朱某珍(女,50岁)为吸引眼球,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赶紧去抢米,米涨价了”的谣言信息,造成网民恐慌、囤积大米,扰乱公共秩序。 (十)律某雪、逄某峰编造传播“某餐饮企业后厨检查出艾滋病”谣言案。近日,吉林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律某雪(女、38岁)、逄某峰(男,38岁)先后在互联网群组发布“...
郑州警方通报3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均涉及“吸粉引流”
1.2025年2月,郑州某科技公司负责人张某为吸引流量,编造“部分家电企业在某知名网络平台直播间引导用户违规申领国补”等虚假信息,指使员工使用该公司旗下“新经济大咖说”等账号对外发布,造成恶劣影响。经公安机关调查,张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事人员处以行政处罚。2.2025年5月,郑州网民雷某...
制造假新闻违法吗
制造假新闻是违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传播假新闻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
恶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被依法处理 辽宁沈阳通报5起典型案例
7月9日下午,辽宁省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网络谣言打击整治工作情况,发布五起典型案例。 据介绍,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统一部署,沈阳市公安局全面梳理摸排各类网络谣言线索,对涉虚假警情、热点事件、经济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依法进行了有力治理。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相关...
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四人被行政处罚!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
重拳出击!最高检颁布制造假新闻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净化信息空间
12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起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犯罪典型案例,为检察机关依法办理编造虚假新闻实施敲诈勒索、冒充记者实施的新闻敲诈等犯罪案件提供办案参考。为打击此类乱象再添有力一击,彰显法治守护信息净土的决心。近年来,随着网络发展,新闻领域“歪风”渐长。不法分子瞅准企业对声誉的珍视,...
造谣必惩!盘点近期10起涉疫网络违法事件
违法行为人王某某已被神木市公安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06 杨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 2021年12月29日,黄陵杨某用微信发布其个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信息,经民警调查发现,该男子杨某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并无阳性情况,此虚假信息引发了群众不同程度的恐慌和不安,黄陵公安对...
3.1万余造谣传谣者被查!5起“移花接木”典型案例公布
2024年8月,徐某某为博流量、吸引关注,在网上收集挑选过往车祸现场图片,拼接整合成视频后进行发布,配文称“常泸高速公路”“55人死亡”等虚假信息。经核实,该视频图片内容均为拼接生成,涉事地点、伤亡人数等信息均为恶意编造,相关信息被传播扩散后,引起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例三...
新闻造假违法吗
新闻造假若构成虚假诉讼或妨害司法公正,同样可能触犯刑法。法规2 新闻造假的法律后果 如果新闻造假行为构成违法,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拘留、罚款等。 如果新闻造假行为严重到触犯刑法,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 综上所述,新闻造假是违法的,不仅可能损害公众利益,还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
发假新闻会有刑事责任吗_律临
假新闻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 制造假新闻犯法吗 为你推荐 网络上传播假新闻犯了什么罪? 网络上随意传播假新闻,如果是编造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情节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犯了传播性病罪怎么判刑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成立传播性病罪,需要注意以下几... ...
伪造虚假新闻违反了什么发_律临
制造假新闻犯法吗 造谣传谣犯法吗 造谣和传谣都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造谣和传谣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涉及的罪名包括诽谤罪,寻衅滋事罪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 查看全文 周伟男律师 执业5年 资质认证 2023-07-16 虚假宣传违法吗 法律...
【兴隆法院案例】在信息网络上编造虚假信息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_澎湃...
如果只是对该事实发表了主观性、个人向的评价观点,即便带有一定偏见色彩,甚至是歪曲了客观事实,也不宜认定为虚假信息。如虚假信息与现实没有关联,则不会影响到现实的公共秩序,不宜认定为虚假信息。张某寻衅滋事案中,编造的虚假信息以当时的热点新闻、真实事件为载体,可以认定为虚假信息。
伪造人民日报发布消息怎么判
一、违法行为的性质 伪造人民日报发布消息,属于编造虚假的新闻信息并在网络上或媒体上传播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此类行为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二、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若该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已经扰乱了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可处五日以...
照谣镜|用AI伪造“新闻”牟利日产19万篇,一批造谣者被抓
通过AI合成技术,不法分子大大降低了虚假视频的制作门槛,有的仅需1分钟就可以制作完成;而当这种技术应用在虚假文章生产上,则成了违法违规的重灾区。(图源:央视新闻)去年6月,一则“绵阳大学生涉嫌卖淫800多次,赚120余万元,警方成功抓获”的配图文章引发网民围观,后经警方证实,为AI软件自动生成虚假文章。今年...
今日释法:“编发网络谣言行为”的法律认定及后果
我国发布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利用网络实施编发虚假造谣信息的行为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准确认定行为性质和危害程度,正确选择诉讼程序,恰当确定法律责任。【《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二、 编发虚假造谣信息侵害他人合法...
2人编造散布谣言,行拘!
并配解说文字称“事发景泰县”。该视频被多人转发、评论,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2024年1月3日,景泰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对王某传唤询问。经询问,王某对其博眼球吸引流量,编造谣言、发布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来源:兰州公安交警 观澜新闻 编辑:陈世赟 ...
新闻造假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新闻造假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新闻造假属于违法行为 新闻造假可能触犯多种法律规定,其法律性质及后果取决于造假的具体内容、传播方式及造成的实际后果。新闻造假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民事违法或刑事犯罪。 二、详细分析 行政违法行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