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丨一家三代心向党——“高原雄鹰”巴依卡...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在家中讲述护边往事(9月15日摄)。新华社发(姬文志 摄) 在帕米尔高原上,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护边的故事家喻户晓。 亘古屹立的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这里被视
“人民卫士”巴依卡,帕米尔高原守边人
2021年6月,拉齐尼牺牲5个月后,萨日丽大学毕业,报考了国家移民管理局,来到帕米尔高原,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一名守边人。在王博文看来,塔县不是一个或几个群体在戍边,而是一座城。塔吉克族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在塔县,像巴依卡这样一家三代戍边的家庭并非个例。从1951年起,...
一家三代接力戍边,赤诚爱国的“帕米尔雄鹰”拉齐尼生命最后一刻...
一家三代与解放军一起 守卫祖国边防的护边英雄! 拉齐尼最后一条朋友圈, 是他创作的诗歌《南湖》。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 在晨曦中, 我的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 他视巡边为自己 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 祖父这种精神, 是我家的一盏明灯……” 1949年,他的祖父凯力迪别克 是红其拉甫边防连第一...
一家三代接力守护帕米尔70余年,在边防线上谱写忠诚之歌 - 中国军网
“扎根帕米尔,忠诚戍边关。”70余年来,巴依卡一家三代接力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向导,共同守边护边,在祖国边防线上谱写了一曲忠诚之歌。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标“帕米尔雄鹰”。胡 铮摄 “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中秋节前一天,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迎着朝霞再次踏上熟悉的巡逻路。 70余年来,...
三代戍边情:致敬“帕米尔雄鹰”巴依卡_先锋文汇_共产党员网
在巍峨的帕米尔高原之上,一抹独特的风景线,不仅仅是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峦,更有那位被称为“帕米尔雄鹰”的守护者——巴依卡。近日,巴依卡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巴依卡,这个名字背后,是一段关于传承与守护的动人故事。三代人用行动诠释了何谓“俯首甘为孺子牛”,何谓“愿得此身长报国”。
致敬新疆榜样丨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从牧民之子到“人民卫士”
从牧民之子到“人民卫士”,巴依卡用三代人的接力为国守边。他在雪域高原巡逻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即便痛失至亲也未停下脚步。这位帕米尔雄鹰用行动证明,爱国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9月28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右一)在家中向前来...
“人民卫士”巴依卡,帕米尔高原守边人
2021年6月,拉齐尼牺牲5个月后,萨日丽大学毕业,报考了国家移民管理局,来到帕米尔高原,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一名守边人。在王博文看来,塔县不是一个或几个群体在戍边,而是一座城。塔吉克族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在塔县,像巴依卡这样一...
祖孙三代义务为我国戍边71年:拉齐尼·巴依卡被称帕米尔雄鹰...
用生命托举生命。认识拉齐尼的人对他的救人之举都不感到意外。在乡亲们眼中,拉齐尼是一位勇敢善良的塔吉克族好儿郎,一名忠诚正直的共产党员。他来自祖孙三代义务为国戍边71年的光荣家庭,被当地群众誉为守边护防的“帕米尔雄鹰”。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雄鹰飞过帕米尔_央广网
在新疆塔县的一次文旅活动上,歌手塔斯肯演唱歌曲《雄鹰飞过帕米尔》,背景屏幕为“时代楷模”拉齐尼照片(2024年3月20日摄)。此歌再现了拉齐尼的爱国护边事迹和英雄形象,在当地传唱度较高。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拉齐尼小学,原名提孜那甫乡寄宿制小学,紧挨着中巴公路。每当学生进出学校,总能看到校门口的24张大幅挂图,...
帕米尔高原上的忠诚守护:塔吉克族的三代护边传奇
2021年1月4日,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在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时英勇牺牲,他的英雄事迹如同“帕米尔雄鹰”般震撼人心。拉齐尼·巴依卡来自三代护边员的家族。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是拉齐尼的爷爷,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自告奋勇成为了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向导,开启了拉齐尼一家三代接力护边的传奇篇章。1972年,...
(新华全媒+)一家三代戍边,塔吉克族人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
2021年1月4日,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孩子,41岁的拉齐尼不幸英勇牺牲。拉齐尼牺牲之后被国家追认为烈士。拉齐尼的一双子女目前在新疆喀什第二中学学习,祖辈爱国戍边的情怀,也深深影响着他们。如今,被称为“帕米尔雄鹰”的英雄拉齐尼虽已离去,但是他们一家三代的爱国奉献精神仍然在高原上常驻,戍守边疆的一代代“雄鹰”还将接过祖
“帕米尔雄鹰”拉齐尼:一家三代接力戍边71年,为救落水儿童牺牲
让我们共同向这位英勇无畏的英雄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回顾一下这位戍边勇士拉齐尼·巴依卡的传奇故事,他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三代人接力戍边】红其拉甫,坐落于我国疆域最西陲的帕米尔高原之巅,那里有一个雄壮的山口,即红其拉甫山口。这片土地的平均海拔高度达到了惊人的4700米,终年狂风呼啸,风力强度维持...
爱国戍边的“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 - 中国军网
爱国戍边的“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 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学学习的拉齐尼,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牺牲,年仅41岁。中宣部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而在拉齐尼生前,他守边护边的动人事迹已经在帕米尔高原上流传。2004年,拉齐尼接过父亲巴依卡的“接力棒”,成为家里的第三代护边员。
一家三代接力戍边 这位72岁老人有一个心愿……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巴依卡一家三代70多年守卫边境。今年72岁的塔吉克族老人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是家中的第二代护边员,近40年的戍边生涯中,他一直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帕米尔高原,为边防官兵指向带路,参与巡边护边,行程超过3万公里。今年9月,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
永远的帕米尔雄鹰——老兵拉齐尼一家三代风雪戍边情 - 八一视频...
1949年12月,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其拉甫边防连即将到吾甫浪沟执行巡逻任务。可官兵们却犯了难——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每次巡逻,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
永远的“帕米尔雄鹰”:塔吉克族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 - 中国军网
半个多世纪前,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哨卡建在海拔4300米的帕米尔高原上。 塔吉克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一出生就和牦牛为伴,常年奔波在冰河雪峰间,自然而然地成了边防官兵巡逻的“活地图”。 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他告诉孩子们,新中国成立后木孜阔若通道只有三四户人家,...
一家三代戍边,塔吉克族人用忠诚书写爱国情怀_ 上级要闻_ 省退役...
如今,被称为“帕米尔雄鹰”的 英雄拉齐尼虽已离去 但是他们一家三代的爱国奉献精神 仍然在高原上常驻 戍守边疆的一代代“雄鹰” 还将接过祖辈的接力棒 守卫祖国山河 9月4日,巴依卡老人准备去采摘自家种植的雪菊。如今,老人的家已被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爱国拥军教育基地”“喀什地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三代坚守,护边高原的“活地图”
在帕米尔高原的深处,有一位被誉为“ 活地图”的护边员,他的名字叫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这位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护边员,以其对边境线路的深刻了解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都致力于戍边事业,他们的初心故事,充满了坚守与奉献。▲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
“人民卫士”巴依卡,帕米尔高原守边人
“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伊卡·克利迪别克家族中,有三代人在帕米尔高原上守护着祖国的边疆。 30多年来,他一直在“生命限制区”指导巡逻官兵。 3号公路全长1万多公里,是巡逻官兵眼中的“活地图”。巴依卡的家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斯坦自治区提孜那甫村,地处帕米尔高原东南部。
帕米尔花儿别样红——新疆塔县卫国戍边群像记-新华网
如果没有地形熟、人头熟、语言通的护边员,祖国西陲的安宁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这里,一座毡房就是一个哨所,一个牧民就是一个哨兵。塔吉克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一出生就和牦牛、羊群为伴,常年奔波在崇山峻岭间,是这里的“活地图”。 戍边路上,传承从不缺位。“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书写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