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封神级日本科幻漫画推荐,每一部都是预言家
第一部:不是科幻,是预言书——《阿基拉 AKIRA》连载时间:1982 年至 1990 年 要说《阿基拉》是日本科幻漫画的天花板,没人反对吧?故事设定在“东京大爆炸”31年后的“新东京”,暴走族少年金田和铁雄因为一场摩托车事故觉醒神秘能力,却也一步步走向失控。而隐藏在灾难背后的“阿基拉”计划也逐渐浮出水面
“日本最后的实验派”——寺山修司电影创作研究
四方田犬彦在《日本电影100年》(第200页)中写道:“回顾整个20世纪,这一时期与20世纪后半期非常相似:全世界文化几乎同时涌动着前卫性和实验性成分。20年代的文化繁荣毁灭于崛起的法西斯主义,而60年代的文化繁荣则湮没于高度组织化的消费社会。”与寺山修司影像风格相似、生平也有惊人巧合的意大利导演皮埃尔•保罗•...
推荐日本十大封神科幻漫画,从《阿基拉》到《地球防卫少年》
三、《20世纪少年》——童年预言成真 连载时间:1999年至2006年 作者:浦泽直树 《20世纪少年》讲述了1970年代一群小学生写下“预言之书”,多年后这些预言竟一一成真。主角们在对抗神秘组织“朋友”的同时,逐步揭开了整起阴谋的真相。浦泽直树巧妙地将悬疑、解谜要素融入其中,并通过“太阳之塔”这一标志性...
深度| 制造通胀:日央行如何逃逸“流动性陷阱”?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比如,为了支持NCB的重组计划,日央行和相关股东及收购方共同注资近3000亿日元(日央行的稳定基金出资800亿日元)。1997年11月三洋证券破产后,日央行(紧急)贷款规模大幅提升,资产负债表中的“贷款”规模从10月的不足1,000亿日元升至1998年3月的5,000亿以上。 1997年底,日本经济加速下滑,1998年1季度实际GDP增速录得-...
10部最佳日本科幻电影
《机动警察剧场版2》融合了动作、精心设计的情节和哲学底蕴,对科技和权力的影响以及在进步和人性之间寻求平衡的永恒追求进行了反思,是同类型电影中的一部重要作品。3.《红辣椒》(2006)《红辣椒》是一部大胆探索潜意识世界、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影片。故事围绕着研究员千叶敦子博士展开,她使用革命性的新设备微型DC,...
魔神Z(1972年日本漫画家永井豪创作的少年漫画) - 百度百科
魔神Z是日本漫画家永井豪与DYNAMIC企划、东映动画联合制作的少年漫画,1972年10月首刊于《周刊少年JUMP》,后转至《TV Magazine》连载。作品开创了以动画化为前提的漫画创作模式,成为日本首部驾驶型巨型机器人题材的开山之作。故事围绕高中生兜甲儿驾驶祖父研发的魔神Z展开,该机体以超合金Z为装甲,搭载光子力能源系统...
日元和韩元钱币上的人像都是些谁啊? - 百度知道
在短短1年零2个月的时间里写出了小说《青梅竹马》和《浊流》等名作,这些作品后来成为其代表作。在日本女性中,1881年神功皇后曾被印到纸币上,但自那以后,女性从未被印到纸币上,因此樋口一叶是被印到纸币上的第2个女性。三:1万日元纸币上印的是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1835~1901年)。他还是著...
侵华日军细菌战揭秘:【三】人体实验(2) - 侵华日军细菌战解密...
韩晓、金成民:《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行见证》(第二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第二组 人体细菌实验的三个环节 七三一部队的人体细菌实验分三个环节:人体染菌观测、活体解剖检测和病理解剖诊断。人体染菌观测和病理解剖诊断是常规的,用于大部分被实验者;活体解剖检测是最残忍的,用于部分被实验者,以求特别验证。
一个关于实验与动画的故事 —— 02 一场横跨两个世纪的迷梦
第14话 下:迈向新世纪的走马灯 1945年,日本动画之父政冈宪三(Kenzô Masaoka)的弟子瀬尾光世(Mitsuyo Seo)导演了《桃太郎的海鹰(Momotaro no umiwashi 1943)》与被誉为日本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的《桃太郎 海的神兵(Momotarô: Umi no shinpei 1945)》。然而,这些作品虽凝聚了创作者们的心血,却笼罩在侵...
浅析二十世纪末日本动画作品与其时代背景 - 哔哩哔哩
今天打算和大家聊一聊前段时间我看过的三部剧场动画,分别为《王立宇宙军》,《阿基拉》和《机动警察剧场版1》,至于为什么要把这三部作品放在一起来聊,原因是我当时在看这三部作品的时候,从中感受到了一些相似的地方,其中的这些相似的地方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于是便有了这篇内容。
工业革命——世界工业化三百周年回眸(六)
【1958年6月,中科院在北京房山建成中国第一座7000千瓦重水型实验核反应堆。1966年10月20日,甘肃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404厂)二分厂,建成中国第一座大型石墨水冷军用钚生产堆,热功率60万千瓦,提供氢弹钚装药。】 1942年10月23日(伪民国31年),日军在瓜岛海战中,为争夺亨德森机场,对美军发起进攻。黄昏时分,日军
为什么日本人总能获得诺贝尔奖?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在日本迈入21世纪的最初20年里,平均每年获得1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奖牌! 将过去的诺奖强国——英国、德国、法国远远甩在身后,令国际社会惊叹不已。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日本会出现——诺奖井喷?! 我们先来看看两位科学家的轶事—— おおすみよしのり(大隅良典) ...
日本动画史上一次独特的社会实验-谈《无限的未知》 - 知乎
《无限的未知》是我看动画这么久以来为数不多感受到特别痛苦的作品之一,这部动画有26集,其中的前16集我是因为内容极度枯燥而痛苦,后面10集我是因为作品内核而痛苦。 这是很久没有过的事情了,随着阅历的增长,…
日本CG动画发展史:在3D动画中寻找2D日式质感 - 哔哩哔哩
70 年代东映动画就有想过在自己的作品制作当中导入计算机,70 年代末东映动画已经成立了公司内的相关技术委员会,同时还与 IBM 合作探讨使用电脑制作动画的可能性,但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测算下来使用电脑制作一部动画的只算软硬件成本就需要 3800 万日元,这样的制作成本反而比当时的传统赛璐璐动画更大,东映动画放弃...
这部科幻动画,让观众也成为了神作的创造者_百家争鸣|游民星空
而世纪末与千年末的种种阴谋论,也为《玲音》的阐释添砖加瓦。《玲音》的创作者们,自然也陷于整个社会氛围之中。最终,英利政美连接所有人记忆的阴谋便成了这部动画的核心。一部孕育在社会思想中的实验性动画,就这么诞生了。 与互联网共同诞生的网络恐惧症...
如何欣赏噪音/实验音乐? - 知乎
实验音乐(英语:Experimental music)是一种20世纪中叶开始兴起,主要流行于北美地区的作曲形式,其创作...
吹爆26年,岛国第一神作完结 - 独立鱼电影
吹爆26年,岛国第一神作完结 又一部神作完结了。3月8日,《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上映。首映当天,约53万人去影院观看,斩获8.03亿日元(约4790万人民币)。创下自《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以来,日本市场最佳首日票房成绩。要知道,这一天还是工作日。上映三周,累计票房已达60亿7821万日元(约3.6亿...
《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何被人们称作是神作? - 知乎
这部看不太明白但是大机器人和紧身衣大姐姐好棒啊的动画片,是一部改变了新世纪日本动画的牛逼作品,...
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等离子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8年10月21日,日本大阪大学已退休的高部英明教授(现在德国德累斯顿赫姆霍兹研究所工作)来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室参加大阪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交流会,期间他很欣喜地向我介绍了他最近写的有关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杰哈·莫罗教授的记事,并且乐见我将其转发给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
吾道一以贯之:三位诺奖得主的十年缠斗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委员长对众评委说:“在海报上发表还是可以的吧?”于是这篇关于P型氮化镓(GaN)半导体的文章被发表了出来。 为了实现蓝光LED,天野浩选取的材料是一种当时很冷门的III/V族半导体——氮化镓,这就是他的文章一开始被拒的原因。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绝大部分研究机构都认为研究氮化镓是一条死胡同,纷纷停止,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