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审败诉到二审改判!一粒玉米种子 如何获赔5000多万元?_深港在线
【一粒玉米种子 如何获赔5000多万元?】一粒小小的玉米种子,却引发了一场赔偿金额高达5334.7万元的侵权纠纷,这背后是我国司法对种业知识产权日益强劲的保护力度。2025年4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近30名行业代表、媒体记者和高校研究生共同见证了一场创纪录的判决。恒某公司诉河南金某公司侵害“NP01154”玉米植物新品
最高法知产法庭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纪实-中国法院网
很多人都很好奇:一粒玉米种子,是如何获得5000多万元赔偿的? 恒某公司对玉米植物新品种“NP01154”享有独占许可权,其主张金某公司生产、销售的七个杂交玉米审定品种均系未经许可使用“NP01154”品种作为亲本生产而来,请求判决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一审败诉后,恒某公司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二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适用惩罚...
法护粮安 | 加强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为端稳“百姓饭碗”保驾护航
恒某种业有限公司系“利合228”玉米植物新品种的利害关系人,其主张陆某恒、张某敏销售侵权种子,要求二人赔偿50万元,依据的是认定陆某恒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在先刑事裁判。但在该刑事裁判中,只有陆某恒是被告人,张某敏是证人,那么该生效刑事裁判认定的所有事实是否均能作为民事侵权案件中的免证事实呢? “在侵害品...
一粒玉米种子怎值 5334 万?最高法判决拆解:每分钱都藏着育种血泪
2025 年最高法审结的恒某公司诉金某公司玉米种子侵权案,以 5334.7 万元赔偿额创下种业侵权赔付纪录。这粒玉米种子的 “天价赔偿” 并非偶然,而是司法精准核算侵权损失、强化种业保护的必然结果,其计算逻辑与裁判思路,为中国 “种芯” 保护树立了标杆。赔偿额的核算始于侵权事实的铁证认定。恒某公司对玉米品种 ...
因为一粒玉米种子,这个企业被判赔近5000万元! - 大河网
法院最终判令北京公司赔偿。 【案情】侵权繁育玉米5378万多公斤,判令赔偿4952万元 "郑单958"玉米杂交种是由母本"郑58"与已属公有领域的父本"昌7-2"杂交而成的植物新品种种子,十几年来一直稳居我国玉米种植量的榜首。"郑单958"和"郑58"的植物新品种权人分别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
因为一粒玉米种子,获赔近5000万元!最高院公布十大种业知识产权...
因为一粒玉米种子,企业之间闹纠纷,原告要求对方赔偿近5000万元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这十大案例,第一个就是“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诉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据审理此案的郑州中院知识产权综合审判庭员额法官张永杰介绍,“郑单958”玉米杂交种是由母本“郑58”与已属公...
品种权说明书背后,有判决书守护-中国法院网
小小种子引出巨额赔偿 该案所涉玉米植物新品种“NP01154”的品种权人法国企业利马格兰欧洲(Limagrain Europe)授权恒某公司在中国境内独家生产经营玉米自交系“NP01154”。恒某公司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主张金某公司生产、销售的“郑品玉491”“金苑玉304”“金苑玉171”“郑品玉597”“金苑玉181”“郑原玉777”“郑原...
因一粒种子 某企业被判赔偿近5000万-大象网
因一粒种子 一家侵权公司 被判赔偿近5000万元 为河南知识产权类案件 判赔数额最高 也是迄今为止 全国植物新品种纠纷中 判赔数额最高的案件 我叫“郑单958” 是一颗玉米种子 虽然我和爸妈是一家子 但主人不同 我的主人和“高产”种子公司(化名) 签下合同 ...
一粒玉米种,判赔数千万--知识产权--人民网
近年来,我国因侵犯植物新品种权而引发的侵权纠纷屡见不鲜,从司法实践来看,在大部分案件中,权利人所获赔偿额相对较低,该案的高额判赔具有积极意义。有专家表示,侵权赔偿额较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权利人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在于涉及的侵权主体多为中小微企业,且侵权形式较为复杂,给权利人维权、取证...
小小玉米种子 引出侵权大官司
●玉米种子厂家因无法提交证据 ●被认定侵权一审判赔21万余元 荆州市恒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项玉米植物新品种——“彩甜糯6号”。这款玉米种子是精心选育出来的杂交品种,还通过了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广州乾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售出一款玉米种子,包装袋上标有“广彩甜糯3号”等信息,这和恒某农业公司的十分相似...
侵权一粒种 判赔五千万 - 法人网
侵权一粒种 判赔五千万 种子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的命根子。如果种子遭遇套牌侵权、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怎么办?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一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的10个典型案例不仅有刑事案件,还有民事、行政类案件。案例所涉品种既包括玉米、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也包括辣椒、梨树等经济作
不一般!一粒玉米种子 如何获赔5000多万元? 良种培育的艰辛与侵权...
【一粒玉米种子 如何获赔5000多万元?】202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作出的一项判决震惊了整个农业界——金某公司因未经许可使用玉米植物新品种”NP01154”作为亲本生产杂交玉米种子,被判令赔偿恒某公司经济损失5334.7万余元及维权合理开支20万元,总计超过5300万元。这一判决不仅刷新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的最高...
侵权玉米新品种,判赔300万元!-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
侵权玉米新品种,判赔300万元! 一粒种子虽小,但培育一个新品种通常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凝结着科研育种者巨大的心血付出和育种单位长期的科研投入。侵权者直接将他人获得品种权的种子套用自己的品种名称进行销售,不仅侵害品种权人的权利和品牌声誉,而且还扰乱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甚至影响粮食收成。日前,最高法知识...
法护粮安 | 参考育种领域权益分配市场惯例确定亲本技术秘密赔偿...
鉴于侵权案件中被诉侵权人并非通过合法、正常的交易获得受保护品种的使用权,在参考上述惯例确定收益分配比例时,可考虑侵权情节适当提高收益比例。结合本案被诉侵权种植面积较大等实际情况,本案二审判决酌定“W68”的贡献率为杂交种“万糯2000”利润的40%,据此计算昌吉州某种子公司赔偿河北某种业公司197万余元。
法官说法丨购买“过期种子”致减产,损失谁来担?
老孙认为,正是这些过期种子导致了玉米大面积减产,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他多次与种子公司协商,认为其销售了至少300袋过期种子,并要求赔偿各项损失共计94万余元。种子公司虽然承认确实销售了部分过期种子,但对数量提出异议,仅认可最后一批购买的100袋存...
玉米品种郑单958引发5千万侵权案 成该领域判赔金额最高_新浪城市...
958”玉米杂交种子的行为构成侵权,于是判决北京德农公司赔偿金博士公司4950万元,及因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开支2万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对上述赔偿在300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目前,德农公司已提出上诉。 针对此案,中原工学院法学院院长王肃认为,早在十多年前,国务院就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也叫“...
5354.7万余元!国内判赔金额最高的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公开宣判
同时,依职权调取包括品种权审查档案、行政执法记录等大量证据,还就玉米分子鉴定加测位点的专业事实召开专家论证,精准认定技术事实,组织当事人就被诉侵权种子种植面积进行核对,通过多维度查明了包括“YZ320”与“NP01154”品种同一性以及侵权赔偿计算等关键事实。
守护农业“芯片”动真格 植物新品种侵权案原告九成胜诉
经分析,案件的原告主要为品种权人及被许可人,其中被许可人占比为63.89%。而被告则主要涉及生产者、销售者、繁育者及种子发放单位等。经统计,原告胜诉案件中,原告获得的赔偿金额在5000元至300万元之间。其中超三成案件获赔金额不足10万元。●案例 未经许可销售稻种被判赔300万 江苏某种业公司是“金粳818”水稻...
2024年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十大典型案例_新闻信息_现代种业_福建省...
八、玉米“丹玉405”品种权侵权行政执法案 2022年山东省平度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吕某良销售掺混“丹玉405”种子的侵权行为进行了认定,并及时作出没收其违法种子等处罚。经查其所销售的种子来自山东省莱州市程郭镇李某顺,李某顺随后与权利人达成和解协议,赔偿权利人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