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以成为“前瞻型国家”_中国网
“中国是能够从长远着眼的国家,真的是一个前瞻型的国家。”意大利前总理蒙蒂的感慨,道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既有五年规划也有百年目标的治国智慧的普遍钦佩。 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改写人类历史的发展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接续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
中国何以成为“前瞻型国家” 五年规划引领发展_新闻频道_中华网
意大利前总理蒙蒂曾感慨,中国是一个能够从长远着眼、具有前瞻性的国家,这种对中国的普遍钦佩源于其既有五年规划也有百年目标的治国智慧。 中国之所以能够创造改写人类历史的发展奇迹,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持续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自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
中国发展前景光明的底气和信心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趋势不会变,中国发展前景必将一片光明。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是中国发展前景光明的根本基础。当今世界竞争最根本的是制度之争,根本的优势是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中国何以成为跨国...
尤其在对外开放政策方面,中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为跨国公司开辟了更具前瞻性和灵活性的发展空间。 创新优势—— 海量应用场景与技术迭代升级相融合 在采访中,不少外资企业提到,依托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创新动能培育,中国已成为商业模式的试验场和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场景化创新生态。 在华发...
“赋能型大国”,道出中国的坚守与担当
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稳步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与红利。中国对外政策奉行独立自主原则,出发点首先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但相关理念和实践也契合了当今时代的全球发展方向和人类社会共同期许。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还处于冷战和严重阵营对抗阶段,邓小平同志就精辟地指出当时世界真正具有...
中国何以成为一个“赋能型大国”_人民日报
与历史上一些大国实现现代化走的是“收割型”扩张的道路不同,中国坚定做“赋能型大国”,坚持以共生消解零和,以共享替代支配,以自身发展助力其他国家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现代化。 近期,《人民日报》“和音”栏目推出“坚定做‘赋能型大国’”系列评论,围绕科技创新、开放共赢、绿色转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
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带来新机遇(国际论道)
中国通过有利于稳定、长期规划和民族复兴的发展理念,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者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社评:中国经济发展何以成为”关键供应国”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踏实肯干,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贡献,这是中国成为“关键供应国”的原始动力。中国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同时又保持前瞻性,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中国科学家从中国传统古籍中,找到了治疗疟疾的配方,在草药...
中国为何能成为内外兼修的大国:历史、文化与未来的展望
中国不仅内部扎实稳健,外部实力亦不容小觑,这种内外兼修的强大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独树一帜。有美国学者近日感慨道,“如今方觉,中国是举世无双地做到了内外双强的大国。”究其根源,中国之所以能展现出如此强大的韧性,在于其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地理优势。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自给自足的粮食与矿产产量,以及...
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这些外国嘉宾来上海寻找答案
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这不仅是世界瞩目的时代课题,也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关键议题。从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到利玛窦时代的早期汉学,再到如今的中国学与世界中国学,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早已超越古籍与历史的范畴,进入一个贯通古今、关照现实的新阶段。而“世界中国学”这一学科本身,似乎正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
中国何以成为一个“赋能型大国”
近期,《人民日报》“和音”栏目推出“坚定做‘赋能型大国’”系列评论,围绕科技创新、开放共赢、绿色转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多边治理等热点议题,从不同角度阐释中国何以成为一个“赋能型大国”的深层逻辑,展现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赋能的大国担当。(来源:人民日报国际微信公号)
为什么中国被视为“确定性的绿洲”?
5. 市场规模优势: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拥有14亿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占比达46%,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联邦快递、奔驰等跨国企业持续加码在华投资,2025年外资企业对华投资信心指数跃升至全球第三。6. 产业升级动能: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CR450高铁...
海外研究者这样点赞中国的世界贡献 - 中国一带一路网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及时对落后国家伸出援手,帮助那些因疫情陷入困境的国家摆脱危机。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为其他国家摆脱疫情树立了良好榜样。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中国正确把握疫情发展规律,展现出战略前瞻性和强大动员能力,成功控制疫情并恢复经济发展。中国的防疫策略不仅展现了全国一盘棋...
中国何以成为一个“赋能型大国” - 新时代 - 海外网
中国何以成为一个“赋能型大国”人民日报国际 2025-03-11 16:55:20 Play Video 与历史上一些大国实现现代化走的是“收割型”扩张的道路不同,中国坚定做“赋能型大国”,坚持以共生消解零和,以共享替代支配,以自身发展助力其他国家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现代化。 近期,《人民日报》“和音”栏目推出“坚定...
中国为何能精准预判复杂国际格局?_这就是中国_看看新闻网
聚焦中国发展、解读国际格局的《这就是中国》,9月8日迎来第300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本期节目围绕三大核心问题展开深度探讨:中国为何能精准预判复杂国际格局?如何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下发挥国际影响力?青年一代怎样培育战略思维与国家安全意识? 主持人何婕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副院长范勇鹏携手,挖掘...
中国何以成为一个“赋能型大国” - 人民融媒 - 人民周刊网—主流...
中国何以成为一个“赋能型大国”2025-03-11 16:29:25 人民日报客户端 与历史上一些大国实现现代化走的是“收割型”扩张的道路不同,中国坚定做“赋能型大国”,坚持以共生消解零和,以共享替代支配,以自身发展助力其他国家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现代化。 近期,《人民日报》“和音”栏目推出“坚定做‘赋能型...
新华社评论员:明时代之大势,行天下之大道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6天5夜,30多场活动,从运筹多边外交,到引领双边关系;从密切大国互动,到深化互利合作;从阐释中国之治,到回答世界之问……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国发出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的时代强音,为促进亚太和世界繁荣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_白皮书_中国政府网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中国在国际社会广交朋友,已与179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建立了110对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载入联合国多项决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头条|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未来
乱云飞渡,中国何以自信从容、稳扎稳打?一个关键,在于党中央总揽全局、把航定向。一个个高瞻远瞩的判断、一次次审时度势的决策,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稳定锚”。 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作为一个典型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