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罕见病日|泪目!这位渐冻症医生坐轮椅出诊,把生命之光留给患者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赵志青因为呼吸困难无法佩戴口罩,却依然坚持出诊。尽管,对于渐冻症患者来说,一个小感冒就可能是致命打击。确诊渐冻症后,赵志青觉得时间更加宝贵了,一丝不敢懈怠。就在去年10月,他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国内首批、长海医院首例逆血流保护装置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AR),为一名70岁重度颈...
坐在轮椅上接诊的“渐冻症”医生:被患者需要很幸福
这位医生,就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赵志青教授。刚过60岁的年纪,赵志青已满头白发。今年是他确诊渐冻症的第七年,因喉肌与呼吸肌退化,他说话时带着厚重的鼻音。从肌无力、拄拐到依赖轮椅出行……患病后,赵志青的身影依旧活跃在门诊与手术室。“身体不能动,脑子还灵活。只...
“渐冻人”医生赵志青以轮椅代步坚持出诊:“我要把我的生命之光...
记者从长海医院获悉,2018年,赵志青罹患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渐冻症。即便如此,他仍不断坚持临床工作。2022年起他只能靠轮椅代步,可他仍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坚持服务好患者。尽管身体每况愈下,有时会呼吸困难,甚至需要吸氧,但赵志青仍然没有放弃医疗和教学工作,坚持每天到科室,...
“把生命之光留给患者”,坐轮椅出诊的“渐冻人”医生
今年59岁的赵志青是医生、军人,也是一名渐冻症患者。2018年,赵志青被确诊罹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随着病情不断加重,2022年起只能以轮椅代步,但他仍然坚持每天上班,出门诊、到手术室“盯台”,将所有精力投入临床、科研和科普工作中。“我每周一、周四出半天门诊,每次接诊20—30位患者。”为了方便外地患者的术后...
一名“渐冻人”医生的抗争
他是医生、军人,还是一名渐冻症患者。2024年11月,赵志青荣获上海市第三届“医德楷模”称号,他坐着轮椅上台领奖,进入公众视野。颁奖词描述他是国之名医,擅长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主攻颈动脉疾病,在颈动脉体瘤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们还得知,2018年赵志青被确诊罹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
坐轮椅出诊的“渐冻人”医生:在“渐冻”的躯体里滋养春天
坐轮椅出诊的“渐冻人”医生:在“渐冻”的躯体里滋养春天 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专家赵志青身患此症,即使需要轮椅代步仍然坚持看门诊、跟手术、带学生……在“冰封”躯体里跃动着滚烫的医者初心。
当三甲科主任患上渐冻症……
“只要还能动弹,只要还能坐着轮椅出门,我就会到医院出门诊。”赵志青对“医学界”说。赵志青教授/图源:上海长海医院 医学专家确诊渐冻症 在血管外科界,医生们会用“树杈上的马蜂窝”来形容颈动脉体瘤,以显示其手术的棘手程度。赵志青就专攻这一领域。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颈动脉体瘤大多是良性的,但由于...
走近坐轮椅出诊的渐冻症医生 生命宽度的坚守者_新闻频道_中华网
走近坐轮椅出诊的渐冻症医生 生命宽度的坚守者 今天是第18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不止罕见”。我国罕见病患者人数超过2000万,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其中约有2.3万人是渐冻症患者。 赵志青医生在确诊渐冻症后,把上班视为“解冻”的最有效手段。他以“渐冻之躯”与时间赛跑,护佑患者的生命之光,希望他的故事...
走近坐轮椅出诊的渐冻症医生 生命宽度的坚守者_新闻频道_中华网
走近坐轮椅出诊的渐冻症医生 生命宽度的坚守者(2) 命运的转折让他加速手中的工作,坚持出门诊、手术室“盯台”,并抓紧时间将毕生所学传授给年轻医生。最近出版的《血管外科疾病康复治疗学》一书中,他的名字排在三位主编的最后。他认为名利对他已不再重要,更想用自己打下的基础托举年轻人。
与时间赛跑的“病人”医生!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渐冻症:坐轮椅前想...
与时间赛跑的“病人”医生!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渐冻症:坐轮椅前想多做点事! - 央视财经于2020020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5亿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英雄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一线,4年过去他身体如何?
抗疫成功后,张定宇获“人民英雄”称号。随病情恶化,他腿部关节出现问题,但仍能正常出诊。张定宇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期望以己之力促进医学进步,惠及更多同类病患。他深知渐冻症复杂且尚无有效疗法,但仍保持乐观心态,常以笑容面对。他原本打算退休后坐轮椅去乡村诊所支援,用余热回馈社会。但现在成名后,他更多地...
不敢相信!患渐冻症三年便依赖轮椅,这其中有哪些 不可告人的秘密?
渐冻症,如同一个可怕的梦魇,无情地吞噬着患者的生命活力。当一个人在短短三年内就不得不依靠轮椅行动时,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令人费解的秘密?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在渐冻症研究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王世龙医师,让他带领我们一同揭开这...
【患友来信】“精湛的医技,崇高的医德,挽救我妈妈的生命”
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再结合家属口述的基础疾病病史,诊断基本明确——运动神经元疾病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肺部感染。原来早在2020年,陈女士就确诊患上了“渐冻症”,起初还能自主行走,随着病程进展,下肢肌肉力量逐渐下降,需要借力助行器才...
渐冻征16年,轮椅如何成为我的救星
38岁之前,我从未想过这辈子会与轮椅为伴,但现在却不得不面对现实。 我的第一辆轮椅是那种很普通的款式,大街上随处可见,具体牌子我记不太清了。坐上去非常不舒服,家人推着也很累,甚至有一次差点翻车。我曾经和病友前辈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们告诉我普通轮椅不适合我们渐冻人,应该使用护理型轮椅,因为它是专为渐冻人...
金银潭医院院长身患渐冻症,坐轮椅前想多做点事,让人泪目
做为医生的张院长非常了解自己的病,他也知道渐冻症将来意味着可能长期被困在轮椅上最可贵的是张院长没有被自己的病吓倒,反而乐观向上地生活和工作着。“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这是张院长挂在嘴边的话。“雷厉风行”,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全院...
世界渐冻人日|身体逐渐冻住、意识始终清醒,治愈之路还有多远?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随着疾病进展,需要坐轮椅,甚至是气管切开,无创呼吸机确实让一部分渐冻症患者延长了生存期,但总体来看,国内外生存期超过5年的渐冻症患者仍然不多。国外也有文献报道,渐冻症患者的生存期也仅仅在2-3年。澎湃新闻:目前国内外有哪些方式可用于渐冻症治疗?能否治愈这一疾病?陈嬿:截至目前,“...
35岁患上渐冻症,10年后,他的朋友圈让人泪目。 - 知乎
2012年8月8日,第一次在深圳做肌电图,医生没有直接说结果,却这样告诉我。 时隔多年我才明白,虽然渐冻症的诊断没有金标准,但肌电图却是关键性依据之一。 ▲2019年,阿东坐轮椅参观博物馆。(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其实我很少生病,偶尔感冒也是一扛就过去。
躺了六年的“渐冻人” 又能坐轮椅了_以岭医院肌萎缩科
对此,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科主任李建军表示:“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坐轮椅的确算不上什么;可是对于一位已经完全卧床六年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来说,能重新坐起,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即是渐冻症,今年58岁的隋先生就是一位患有渐冻症的“渐冻人”,且已有九年左右的病史。李建军主任指出,...
谁说“医者不自医”?身患渐冻症被判死刑却成为了“医坛奇人”!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医者不自医”。然而,这句话在陈炳旗身上却得到了颠覆性的证明。作为一名中医,陈炳旗不仅在肿瘤、内科等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更是在自己身患渐冻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后,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卓越的医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医坛奇人”。一、立志学医,赤脚医生的成长之路 陈炳旗出生于四十...
致渐冻症患者:不要灰心,中医能帮你!_心脑血管频道_东方养生
据患者所提供的病况:现在瘫痪在床,坐轮椅;四肢不痛不痒、冷热痛觉正常,能感觉肌肉跳,两个胳膊和左腿膝盖处肌肉跳;双胳膊抬不起来、僵硬,颈部僵硬,右胳膊严重;双手微微手指抖,下肢萎缩、双上肢萎缩;现在手拿筷子费劲,双上肢、双下肢无力;脚冰冷;大便2天一次,便软;会胸闷、心慌,吸氧气后胸闷、心慌缓解;睡觉后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