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观教育|招生遇冷,含金量下降,民办本科出路何在?
与此相反,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近年民办本科毕业生起薪普遍低于公办院校。据山东省2023年教育统计摘要显示,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在3800-4000元区间,与高昂学费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就业市场对学历的筛选更加严苛,有企业HR在招聘会上明确表示“公办本科优先”。当“民办
...中的师生:部分民办高校裁减人员、缩招,未来民办高校出路何在?
在部分民办高校裁减人员、招生遇冷的同时,今年,国内民办高校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今年即将招收100名学生,采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1月,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首次披露要创办一所新型大学,校名暂定为“钱塘大学”,该校筹建工作已被列入杭州市2025年的重点任务清单。当生源成为摆在面前的挑战,未来的...
民办大学“倒闭潮”,真的来了!学生们的出路在哪里?
面对高额学费与就业压力的双重困境,学生的核心出路在于理性评估家庭经济能力、优先选择技能型专业、关注职业教育赛道,同时社会各界亟需推动教育质量改革。 一、民办大学倒闭潮的现状与动因 1. 招生困境全国蔓延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42万,但民办高校...
25年民办高校大变化,名额空缺背后藏着什么机会
唉,民办本科今年这波“团灭式爆冷”不全怪经济,也不能光杠“家长精打细算”。归根结底,是市场化民办教育越来越像“冻库里的虾仁”,昂!干巴巴,白瞎了好想法——好政策缺好落实,师资和专业课程跟不上,还想躺着收钱、躺着招生?真没门儿。反正“分数线门槛”再降,体验价值不升,钱花得多、毕业没保障...
民办本科缘何被冷落?高成本、弱就业、低认同三重困境待破局
民办高校自身也要转型。把那些就业率低的专业裁撤掉,往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热门领域转型。可以和企业共建实验室,让企业分担硬件投入,降低办学成本。还可以学习“深职大模式”,通过提升产业对接能力来吸引考生。当民办本科因为高学费和低认可度,渐渐变成“奢侈品”时,寒门学子向上的通道是不是也在变窄呢?我们真...
河北民办本科“招不满”背后还有哪些转机?
民办本科出路何在?躲不过的现实追问 一位保定民办本科的高层坦言:“必须得主动改革,光靠旧有专业和路数撑下去是行不通的。”他们已着手清理滞销专业,新设数据科学、智慧交通等冷热适中的专业,还在北京、天津等地谋划企业实习资源。师资方面,也加大资金引进博士和资深教师,尝试从头打造一批“拳头专业”。但转型远...
民办高校集体“遇冷”,剩余数万个名额,有望降分录取,赶快捡漏
根据各省披露的数据来看,民办本科高校2025年的招生依然出现集体爆冷的情况,这样的结果可能会继续2024年的招生方案,即大规模征集志愿,甚至进行降分录取。大量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投档线跌到本科线,却依然没有办法完成招生任务。这意味着考试院将会调低报考门槛,高考成绩在本科线以下10分左右的学生,如今都有机会报考本科...
民办高校招生危机:学费工厂如何转型产业接口?
“不是学生抛弃民办,而是民办没跟上产业需求。”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麦可思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届民办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薪资较公办低18%,酒店管理等专业对口率不足40%。当家长发现“四年花费20万换月薪5000”的性价比陷阱,“用脚投票”便成为必然选择。人口红利幻觉:真正的危机在办学质量 面对招生滑铁卢,有人...
罕见!2024高考民办大学集体爆冷,评论区的分享说出了多少人心声
深思与出路:破冰之旅的启航 面对民办大学招生遇冷的困境,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民办教育的暂时低谷,还是其发展模式需要根本性变革的信号?或许,答案在于我们如何重新审视民办教育的定位与价值,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扶持与自身努力,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
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大规模遇冷,不“香”了?_央广网
多地招生遇冷 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大规模遇冷的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两个省份。 “学校最后降了三十多分录取,能读本科了。”来自广西的考生李敏敏,被南宁理工学院——一所广西当地的民办本科院校的热门专业录取。她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信息显示,在广西第三批志愿征集中,不少民办本科院校的投档分数,已低于广西本科线30多...
民办本科“遇冷”:降分录取难挽生源困境,背后原因何在?
5. 地域差异与招生竞争 不同地区的民办本科高校面临的招生困境也不尽相同。在一些高考大省,如河南、广东等,由于考生数量众多,竞争激烈,民办本科高校的招生压力相对较大。而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民办本科高校则可能因缺乏竞争力而难以吸引考生。总结 民办本科高校“遇冷”现象的出现,既是高等
民办本科出路是啥
==民办本科学生的核心出路在于以差异化的职业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应用技能培养、学历深造、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突破就业瓶颈,同时可把握行业新趋势与民办高校特色资源开拓发展空间。== 一、专业技能强化是就业突围基础 民办本科院校多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定位,学生需主动补足实操短板。例如...
达线没本科上,民办校招不满,没学上,招不满,上不起,该怎么办
民办高校招生困境的根源,在于多重结构性矛盾的交织叠加,需从经济、质量、政策、信息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经济因素是核心矛盾之一,集中体现为高学费与低回报的冲突。民办高校缺乏财政拨款支持,办学经费几乎完全依赖学费,这使得其收费标准普遍是公办院校的 5 至 10 倍 —— 公办本科年均学费通常在 5000 至 8000 元...
高昂学费与就业困境:民办本科的招生挑战与出路
◆ 招生遇冷原因分析 随着2024年高考招生录取的落幕,民办本科高校的招生困境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今年,尽管高考录取过程中补录再补录,分数不断下调,但民办高校依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招生寒流。诸如广州工商学院、湛江科技学院、长沙医学院等知名高校,在招生时均出现了显著的缺额现象,即便补录分数一降再降,也依旧...
“办学质量高!却遇冷原因竟让人细思极恐”
民办高校何去何从只靠“掏空钱包”玩不下去了 要想在这波生源寒冬中活下去,甚至活得漂亮,民办高校必须颠覆自己。单靠学历包装已经是“过气打法”,真正让学生买单的,得是这几条硬逻辑。1. 品牌突围别再只卖“面子”,得有内容!学生眼中,“好学校”的核心是两点就业杠杠的“出路牌”,以及赋能终身成长的“...
民办本科遭遇寒冬:学费暴涨却招不满学生,家长为何转投技校怀抱
今年高考录取结果出来,民办大学日子不太好过。广东湛江某民办本科居然空出5300个名额找不到学生,湖南多所民办院校分数线一降再降还是收不满人。我朋友圈里好几个家长都在讨论这事,大家伙都觉得挺新鲜的,以前民办大学虽然分数不高,但好歹也算本科文凭,怎么现在连学生都招不到了?其实仔细想想,这事也不难理解...
今年民办大学“崩盘”,将来是否还值得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民办大学“遇冷”的原因,以及在此背景下,民办大学是否仍值得报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教育不是学习事实,而是训练思维。”面对教育的新变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民办大学的价值与定位。一、民办大学招生遇冷的背后 今年高考录取阶段,民办大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招生困境。一方面,大量民办高校在征集志愿阶段...
民办大学真的快办不下去了?深度解析背后的真相与出路
教育部近年对民办教育的监管趋严,例如《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要求“非营利性”办学,直接压缩了资本回报空间。二、民办大学的困境:四大致命伤 - 高考人数下降: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较峰值减少近200万,民办院校首当其冲。- 职业教育分流:“职教高考”政策让更多学生转向公办高职,民办本科吸引力下降。(2)...
快办不下去了!招生录取遇冷,民办大学“招生荒”还有未来吗?
为了深入了解情况,我走访了多所民办高校。在一所成立十多年的民办本科院校里,招生办主任王老师一脸愁容地对我说:"往年这个时候,我们的录取通知书都已经发出去大半了。可今年...唉,很多专业的报考人数连招生计划的一半都不到。"王老师的话让我感到震惊。要知道,这所学校在当地可是小有名气的,往年招生一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