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香时 怀念袁隆平院士,汲取奋斗前行的精神力量
2025年9月7日,金秋送爽,稻谷飘香。全国各地以多种形式纪念袁隆平院士诞辰95周年,缅怀这位“杂交水稻之父”。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的庄重纪念,央视新闻客户端重温的“不可能的”坚定话语,不仅是对一位科学巨匠的深切追忆,更是对袁隆平精神如何铸就国家粮食安全坚固防线的深刻思考与传承。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与饥饿抗
风吹稻香时 怀念袁隆平院士,用实干精神破局生活焦虑
正如袁隆平院士那句充满哲理的箴言:“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我们每个人都应在各自的领域,以创新和奉献的精神,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禾下乘凉梦”绝非袁隆平院士的个人浪漫幻想,它是全人类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共同向往。在风吹稻香、稻浪翻滚的季节,我们缅怀袁隆平,更要赓续其精神遗产,以...
风吹稻香时 怀念袁隆平院士,平凡人也能孕育不凡价值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灵车驶过长沙街头时,沿途群众自发肃立送行,许多人从外地赶来献花悼念,这份深沉的哀思,是对他一生奉献的最高敬意。袁隆平曾写信给母亲,提及“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这不仅是感恩,更是对“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
今天,风吹稻香又想起您
“我盼行至您的梦里,良田万里,禾下乘凉”“翁里有米,心中不慌,风吹稻香,千古流芳,国士无双”……2021年5月,袁隆平院士逝世,无数留言满载思念。袁老,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正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斗不止!...
风吹稻香时 怀念袁隆平院士,扎根才能生长的人生启示
2025年9月7日,袁隆平诞辰95周年。隆平水稻博物馆前,人们手捧稻穗默哀。他早已离世,但那粒改变亿万人饭碗的种子,仍在大地上生长。从被讥为“异端邪说”到实现“三系配套”,从制种失败遭冷嘲“人不吃草”到两系法突破国际难题,袁隆平的一生,是与饥饿、质疑和自然极限的漫长角力。他的故事不只是科研胜利,更...
风吹稻香 我们又想起您
在品尝丰收的喜悦时,我们总是会想起那位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让亿万人远离饥饿的老人,是他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他留下的不仅仅是高产的水稻品种,更有值得永久传承的精神,激励...
风吹过稻田,我们想您了!
这时,袁隆平肯定地回答道 “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中国人!” 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 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 临近90岁时 仍坚持去试验田“打卡” 2020年,他在90岁生日这天 许下生日愿望 希望第三代杂交水稻 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 这个愿望在同年11月2日实现 ...
风吹过稻田,我们永远怀念袁隆平院士
今日,我们缅怀袁隆平院士,纪念他诞辰94周年。仰望星空,一颗被命名为“袁隆平星”的小行星在夜空中闪烁,仿佛是对他最深切的缅怀。每当秋风送爽,稻田翻金,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穿梭于稻田间的老人,想起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卓越贡献。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在北京协和医院诞生,从小便怀揣着学农的梦想。在...
稻田的风与袁隆平的永恒怀念
时属小满穗花扬,湘雅传来袁公殇。岳麓含悲枫俯首,湘江呜咽鱼低翔。一城市民扶柩走,三蔸禾苗捧心伤。妇孺童叟皆感念,星城烟雨迎忠良。◆ 稻田守望者 赞扬袁隆平一生致力于稻田与粮食安全,他的贡献永存。稻田守望者 ——缅怀袁隆平院士 你毕生致力于稻田的守护,把根深深扎入这片沃土,以托起国家的希望。你一生...
“风吹过稻田,我就想起您”
值得一遍遍怀念 一个坚持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常说的一句话。在谈到自己招收弟子的要求时他曾这样说:“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是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我就不接收你。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
风吹过稻田,我们就想起您——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
2022年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缅怀。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他的人生根植于泥土,他的传奇起始于稻田。回顾袁隆平院士的一生,为民生计不断奔走、从未停下。当长风拂过稻田,他的故事还在回响。在他身后,仍有无数接班人跟随他的脚步,栖身田野,播撒智慧,在这淡淡的稻香里缱绻。自称“90”后的袁隆平一生
风吹稻禾,致敬袁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3周年纪念
要努力才会飘出芬芳 ———田埂上稻浪金黄 禾苗下有人乘凉 做一粒好种子 那是灵魂的梦想 每当炊烟升腾时 在饭桌留下一片稻香 ———本歌曲根据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迹,选择水稻和稻田为主线,融入他的奋斗目标禾下可乘凉,他的人生座右铭做一粒好种子来铺垫,用饭桌上的米饭香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
央视热评:从“袁梦”到圆梦,用每一次进步告慰袁老
“风吹稻香时,一粥一饭间,想您!”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际,无数网友纷纷缅怀,寄托思念。袁隆平雕像前满是鲜花,这是人们自发表达崇敬之情。有网友动情地说,每一阵飘着稻香的风里,都有您的祝福与守护。“一生躬耕田间,换得稻香丰年。”世人致敬袁隆平、感念袁隆平,是因为他秉承“粮”心、一稻济世。有个...
袁隆平逝世三周年,风中稻田诉说思念
袁隆平对排球也颇有兴趣。在他80岁之前,每天晚饭前都会坚持打半小时排球,信心满满地表示自己带领的队伍必定能获胜。此外,他还热衷于跳踢踏舞,并对小提琴情有独钟,甚至用自己人生的第一笔工资购买了一把小提琴。在风吹稻香的田野间,他常会拉起小提琴,舒缓科研带来的压力。一个“梗王”袁隆平 袁隆平常常回忆起...
今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10条致敬袁老的话
风吹一水时,思念亿瞬间,稻香阵阵,想念斯人。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这种子是你亲手种下的,在我心里发芽”。袁隆平院士将一生献给土地,将梦想埋在泥土里,光给了它希望,雨给了它滋养。珍惜每一粒粮食,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袁老,我们想您了。01 吃水不忘挖井人,吃米不忘...
特写:风吹稻香忆袁老——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的墓前追思-中新网
中新网长沙5月22日电 题:风吹稻香忆袁老---袁隆平逝世一周年的墓前追思 记者唐小晴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人们冒雨来到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的袁隆平院士纪念墓园追思、悼念。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生致力研究、应用与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
风吹稻香时 怀念袁隆平院士,在稻穗下重拾朴素的力量
风吹稻香时 怀念袁隆平院士,在稻穗下重拾朴素的力量 9月7日清晨,长沙的天还泛着灰白,隆平水稻博物馆前已站满了人。百余名科研工作者和市民在袁隆平铜像前默哀三分钟,随后轻轻放下一束束金黄的稻穗。这一天,是袁隆平院士诞辰95周年。风掠过稻田,稻穗低垂,像无数人躬身致敬。就在同一天,一幅名为《榴穗承...
风吹稻香时 怀念袁隆平院士,浮躁时代更需沉心深耕
风吹稻香,那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怀念,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科技创新者最深沉的召唤。他的精神并非遥不可及的圣贤之道,而是化作我们日常工作中那份沉下心来的专注,那份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的坚韧。我们或许无法像袁隆平院士那样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做一粒“好种子”,用专注和坚持,为...
风吹稻香时 怀念袁隆平院士,让专注与奉献照亮职场人生
2025年9月7日,袁隆平院士诞辰95周年,全国各地以庄重而深情的方式纪念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从长沙隆平水稻博物馆科研代表与公众敬献的稻穗,到央视新闻客户端重温他“造福世界人民”的宏愿,以及他那句掷地有声的“不可能的”来回应饥荒再现的坚定,无不昭示着一个不争的事实:袁隆平的遗产,远不止于他改变世界...
今天,稻花香里说惦念
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纪念日 一颗颗稻种 正填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 却道不尽我们的思念 01 他的起点是一座大山 他用很多年才走出去 20岁时 怀揣对“田园乐”生活的向往 袁隆平报考了农学专业 23岁参加游泳选拔赛 差点入选国家游泳队 同年被选入空军预备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