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举正泪水见证历史,《黄河》大合唱成两岸心灵桥梁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上,一曲《黄河大合唱》的旋律激荡人心,让在场的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热泪盈眶。他以“热血、热泪、热爱”六字概括其澎湃心境。这绝非寻常的个人情感宣泄,而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文化根源坚守与历史深层连接的生动写照。这滴泪,以其无可辩驳的力量,穿透了政治藩篱,昭示着中华民族认同的
苑举正分享九三阅兵观后感:热血!热泪!热爱!
今天(9月3日),苑举正教授从阅兵现场回来后,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并用6个字来形容:热血、热泪、热爱!“在听到《黄河大合唱》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我不晓得是何德何能有这个机会亲眼看到。尤其是那个坦克车群、各种电子战、还有天上的空中分列式,那些装备多到根本认不清楚,我真的感觉非常激动”。
冯远征观礼九三盛大阅兵 听到《黄河大合唱》泪目了_哔哩哔哩...
冯远征观礼九三盛大阅兵 听到《黄河大合唱》泪目了, 视频播放量 92、弹幕量 0、点赞数 12、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中国电影报道, 作者简介 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官方账号,相关视频:法新社滤镜下的九三阅兵训练,冯远征因角色深入人心,多次
台湾教授赴京,两岸舆论炸锅!
8月31日,受邀参加九三阅兵的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下飞机时被山东老乡一句“欢迎回家”感动到热泪横流。“近乡情怯”,苑教授用这四个字形容当时自己激动澎湃的心情。此刻,海峡两岸的血脉深情,也跨越了地理的阻隔与政治的分歧,在一句简单的问候中得到了最真挚的诠释。(一)每个普通人的命运,都是大时代变迁的注脚...
苑举正观礼听到《黄河大合唱》落泪!_中华网
苑举正观礼听到《黄河大合唱》落泪! 苑举正观礼听到《黄河大合唱》落泪。尽管民进党当局百般阻挠岛内有关人士赴大陆参加九三阅兵等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但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还是在8月31日抵达北京。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阅兵活动。 今天(9月3日),苑举正教授从阅兵现场回来后,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
当冼星海遇见延安——85年前《黄河大合唱》诞生的背后——人民政协网
“冼星海只有到了延安,才能创作出《黄河大合唱》。”在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郭强看来,正是在延安耳濡目染的一切,激发出作曲家创作的灵感和热情,苦难深重的哀叹与充满力量的怒吼在乐曲中合二为一,不仅凝结成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也让冼星海在创作过程中完成了个人党性的淬炼。
《黄河大合唱》:澎湃激昂的旋律永远鲜活-新华网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在中国人的音乐基因里,这段澎湃激昂的旋律永远鲜活。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诞生于抗战烽火的《黄河大合唱》频频亮相舞台,它所铭刻的民族记忆,在时光的磨砺以及中国音乐家的代代传承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黄河大合唱》及其秘闻 (4月12日)
一曲举国上下妇孺皆知的《黄河大合唱》,在中华大地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一听到它那高亢激昂、雄壮有力的曲调,无论身处何地的炎黄子孙都会热血沸腾、豪气顿生……数十年来,有一群老人见证着它的诞生和流传。 一、壶口巨浪翻滚在胸 2003年4月13日,原抗敌演剧三队的队员们,如约聚到了赵寻老人的家里,这是每年一...
用血与泪写下的《黄河大合唱》:民族灾难、抗战血性不能被过度娱乐化
今年是《黄河大合唱》创作80周年,这组气势磅礴的合唱作品曾入选“十大抗战歌曲”,它的诞生不仅仅是创作者的血与泪,更意味着中华民族对保家卫国的决心。 序:一曲大合唱,顶十万毛瑟枪 1938年,全面抗日战争已经爆发。 2月,南京大屠杀结束;3月,南京傀儡政权建立;在接下来的数月,合肥沦陷、徐州沦陷、安庆沦陷、武汉...
唱出中华民族的呼声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4月下旬,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抗大总校文工团全团人员在杨恬团长、孙明远指导员的率领下,愉快地背起背包、带上乐器,从驻地山西武乡县牛家岭村出发,去和前方鲁艺的同志们一起合排《黄河大合唱》。行程大约50里左右,我们不到5个小时便到达了目的地——下北漳村。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 《黄河大合唱》:穿越八十余载的回响
在战火纷飞的前线,文艺宣传队背着《黄河大合唱》乐谱深入战壕与村落,教军民放声高歌;“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口号,成为无数战士奔赴沙场的号角。在国统区,虽遭重重封锁,作品仍通过手抄乐谱与电台广播悄然流传,成为凝聚全民抗战的精神...
从延安唱响的时代之声 《黄河大合唱》的首演与创作
当晚担任《黄河大合唱》指挥的是1920年出生的邬析零,这时他不过二十岁,他从十七岁就开始担任合唱指挥。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在自己的国家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听到《黄河大合唱》这样激越而深沉的音乐,内心怎能不激动慷慨呢?在许多年后邬析零回忆《黄河大合唱》创作始末的文章中,仍能感受到那份激动慷慨。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西岸滨江感受《黄河大合唱》的慷慨激昂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当《保卫黄河》慷慨激昂的歌声响彻全场,不少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旋律哼唱。70岁的市民陈为民说:“《黄河大合唱》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不晓得听了多少遍,但每次《保卫黄河》熟悉的歌声响起,还是会心潮澎湃。因为能从歌词里感受到中国人的精气神。”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光明文化周末:黄河在咆哮
一曲合唱,却生发胜过机枪、大炮、飞机的精神力量,成为唤醒民族斗志的利刃。时光远去,旋律永存。聆听黄河浪涛,翻检图书资料,无处不激荡着《黄河大合唱》的铿锵诗意,无处不传颂着《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插图:郭红松 “这次我们来个大的”1939年1月,延安边区医院。灯光下,何穆与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两位...
《黄河大合唱》:不朽的音乐史诗_社会综合_中国甘肃网
2015年8月24日,92岁的严良堃最后一次登台指挥《黄河大合唱》终曲《怒吼吧,黄河!》。他说:“在战争年代,《黄河大合唱》是鼓舞士气的号角,今天它是对抗日战争的铭记,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可以凝聚全世界的华人。”令人惋惜的是,2017年,严良堃离世,他生前指挥的《黄河大合唱》只能从音像制品中听到。
学生合唱团排练《海阔天空》,意外吸引集体大合唱,教育,k12教育...
开学第一课丨103岁老人激情唱黄河大合唱 C位看星光现场 14万次播放 · 1天前 01:10 英姿飒爽!70秒回顾历届阅兵女兵方队 海客军事 3640次播放 · 08月21日 01:32 台胞苑举正赴陆观礼九三阅兵,揭秘为何受邀、哽咽告慰父母:中国强了! 青蜂侠Bee 15万次播放 · 1天前 03:01 姐弟俩吃了熊心豹子胆 竟然在大...
时代最强音!八十年后,我们再听黄河咆哮! - 东方网红色之声
也是《黄河大合唱》诞生80周年。 近日,《黄河大合唱》不同时代的 演唱者、朗诵者、参与者等齐聚陕西延安, 在宝塔山下再度演绎经典, 在黄河之畔唱响黄河! 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是鲐背之年, 但当旋律响起,每个人依然慷慨激昂 ... 田华:这就是文化自信!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
严良堃:用一生回答对《黄河大合唱》的挚爱!
据严良堃的三女儿严镝回忆,当得知《黄河大合唱》被带到重庆后,当时是孩子剧团小指挥的严良堃和孩子剧团的成员们就一直盼望着演唱这部作品。 当年,重庆《新音乐》杂志每期刊登《黄河大合唱》其中一首歌曲。仅仅17岁的严良堃就从驻地翻山越岭地到杂志社等待刊印完成,带回驻地,连夜赶着刻蜡板、油印,第二天就给大家教...
“我是作为抗战家属来的” ,自曝父亲曾参与过梁山歼灭战__财经...
#台湾教授苑举正受邀参加九三阅兵#,“我是作为抗战家属来的” ,自曝父亲曾参与过梁山歼灭战。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发布 相关新闻 家国忆|以笔代枪、字字化刃!他是抗战中特殊的战士 今天16:09| 新闻眼中国军事战士 东北抗联遗址 出土文物特展 在京开展 8月31日 03:02| 新闻眼文物抗联遗址...
【好久不见】93岁郭淑珍:一生不舍“黄河缘”
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她听到了俄文版《黄河大合唱》。“听的时候就觉得不习惯。”郭淑珍直言不讳,“对他们来说,唱得整齐、音响效果好就行了。”但曾在日寇铁蹄下挣扎度日的郭淑珍知道,《黄河大合唱》的力量,只有通过中文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她不禁想,要是自己能去唱,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