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治沙造林学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滨生逝世
据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发布的讣告,著名治沙造林学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滨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16日上午9时03分在北京望京医院逝世,享年96岁。 李滨生出生于1929年,1953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长期致力于治沙造林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61年当选中国治沙学术委员会第一届
治沙造林学
李滨生.治沙造林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高尚武等缩.治沙造林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l50~180治沙造林学编委会 编.治沙造林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4李滨生.治沙造林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李滨生.治沙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100-123....
著名治沙造林学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滨生逝世|院士|人物故事|清 ...
著名治沙造林学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滨生逝世2025-06-18 23:03:25 澎湃新闻 北京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澎湃新闻 507.4万粉丝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00:13 哈梅内伊称:以方犯下严重错误将会受到惩罚,伊朗不会投降 00:12 ...
为让荒漠变绿洲 退休后的他们接力治沙护卫蓝天
2016年春末夏初,正是治沙植绿最忙的季节,老兵们请来10多位生态专家调研治沙方法。这时的李德海司令员,突然接到母亲病危的电报。第三天,还没等他走出大沙漠,又收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这个硬汉子泪流满面,向着家乡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15天的植树大会战,他一直在生态基地现场指挥。会战结束后他独自来到...
以“迷彩绿”守护绿色北疆-新华每日电讯
从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岗位上退休后,李旦生每到植树季都会从北京的家中回到三大沙漠“牵手处”的阿拉善,和其他退伍战友一同参加治沙造林活动。 从现役到退休,李旦生和战友们20多年来坚持以“迷彩绿”守护绿色北疆,而故事的缘起,在2001年那个风沙肆虐的春天。
地球绿飘带-媒体联合行动大型集成报道-新华网
奋斗二十多年,石光银领导着一个规模庞大的治沙集团,在毛乌素沙地南缘营造了一条百余公里长的绿色屏障。 这是一个改革大潮奔涌的时代,这是一个造林英雄辈出的时代。 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这些树按株距3米排成单行,可绕地球赤道2300圈。
致敬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治沙人——“大漠风流”精神的缔造者
1990年3月刘斌病逝,去世前,他说:“把我埋在章古台的林子里吧,永远当个护林员。”人们永远会记住这位长眠在林海深处,给瀚海披绿装的奠基人。 3 成果推广遍 “三北 ” 特色产业富百姓 沙地所治沙树种、技术、模式等成果在我国三北地区不断推广...
治沙这件事,他们做了一辈子
新华社发 2020年5月26日,游人在榆林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参观。新华社发 榆林神木市毛乌素治沙造林基地内建设的人工林(2024年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如今 一棵棵油松、侧柏树苗 汇集成绿色方阵 浸染在陕北大地 今日的榆林 天朗气清 制作:邱少煜...
八步沙林场:不只有生态效益-媒体说林
时光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面对寸草不生、狂沙肆虐、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的八步沙,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等6位古浪县土门镇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组建林场,治沙造林。 八步沙第一代治沙人的治沙工具 治理初期,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经验,只能用“治沙工具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
新华网手机版专题频道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部门的50多名专家学者齐集内蒙古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共同见证了一种治沙“新式武器”——菌草的亮丽登场。 新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果 截至2010年新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共造林逾302万公顷。 戈壁深处有一片红色 今天的诺木洪,建起了全国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密度最高、产品质量最优的枸杞生产
聚焦“三北”工程|世界地球日,不忘治沙人
亿利首席治沙专家(退休) 韩美飞 1997年起扎根治沙一线,突破水瓶种树、铁锹种树等传统技术思路,做出了微创气流植树法、螺旋钻孔种植技术、近自然造林法等治沙技术研发的重大创新,成活率提升到85%以上,成本可降低50%。他说“我离不开沙漠里的每一片绿色,就像老师离不开每一个学生一样,等到有一天我真的走不动了...
全国防沙治沙标兵_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_中国林业网
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决定,授予杨勇等10名同志“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称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相关单位和个人以受表彰的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把祖...
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决战“沙场”,治沙植绿 2001年,阿拉善地区决定同时打响“保卫母亲河”和“保卫首都蓝天”这两大保卫战,地方政府计划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遏制沙漠的扩大。 李旦生身先士卒,带领官兵们也投入到了这场阻击战中,开始了在沙海里建造绿洲的计划。 然而万事开头难,李旦生和他的战士们,一没有资金来源,二没有技术支持,困难...
致敬每一位中国治沙人
致敬每一位中国治沙人原创栏目 精彩图片 热点推荐 精彩图片 热点推荐 精彩图片
防沙治沙,荒漠里播撒希望的种子_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中国林业网
“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一家人,最年长的有80多岁了。”马俊河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志愿力量。19年来,7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来到民勤,跟着马俊河到沙漠里种梭梭、红柳和花棒等。 为了让治沙造林更可持续,马俊河在发起互联网公益活动的同时,还尝试帮村民销售民勤特色农产品,帮助民勤的蜜瓜、肉苁蓉、人参果和羊肉等...
面对面丨从治沙到致富,他如何带领乡亲们一起“拔穷根”?
记者:您造林是为了改善生态,对所有人都有好处您也受益,让孩子们都上学您能受到什么益? 石光银:孩子们上了学,文化高了之后,就能给国家给人民作贡献了。 从1984年开始承包荒沙地植树造林至今,石光银投入的各项资金高达五千万元。头顶“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头衔,石光银每个月给自己开工资3000元,这个工资,和普...
全国防沙治沙标兵_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_中国林业网
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决定,授予杨勇等10名同志“全国防沙治沙标兵”称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相关单位和个人以受表彰的先进典型为榜样,大力弘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把祖...
喜看沙区千重绿——记全国著名防沙治沙英雄模范代表_中国网
他们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砸锅卖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开启了漫漫治沙之路。至今走过45个年头,“六老汉”三代人曾长期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累了,在冰冷的沙丘上躺一躺,起来再干;冷了,生一堆火暖暖身子,接着再干。据郭玺提供资料介绍,林场成立至今,治沙造林30.63万亩,管护封育45万亩,栽植沙生苗木6000多...
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时政要闻
李旦生每到植树季都会从北京的家中回到三大沙漠“牵手处”的阿拉善,和其他退伍战友一同参加治沙造林活动...弥补天然生态屏障体系的不足,“志愿者中有退休的老专家,也有基层林业工作者,都希望为生态建设贡献一份...“多种一棵树、多植一片绿,就是我们有生之年献给祖国和部队最好的礼物。”张新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