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博物馆了!这里有4500年前文物|墓葬|广州|十大考古_网易订阅
在2017年8-12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工程范围内的沙岭遗址西区展开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80平方米,出土文物100余件套,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和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越人墓葬67座。 2017年考古发掘现场全景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202年8-9月对沙岭遗址东区进行了调查勘探,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
收藏在“南汉二陵博物馆”的广州|南越国|广州市|考古发现|十大考古...
二陵,指五代十国之一南汉国烈宗刘隐的德陵,和高祖刘岩的康陵,2003-2004年发掘,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作为五代十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它是五代南汉国的标志性史迹,是广州重要文化遗产。 南汉二陵博物馆,现展厅开放面积约3900平方米,除临展外,两个常设展览为:“云山珠水间——考古发现的广州”和“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_360百科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评选活动所评选出的十大考古新发现。该活动始于1990年,在全中国范围内评选本年度的重大考古发现,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
洛阳考古又有新发现! - 抖音
洛阳考古又有新发现! - 大河报洛阳新闻于2025022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956.9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广州黄埔新发现商周时期居民聚落遗址_腾讯新闻
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黄埔区火村二期旧村改造项目(枝山-小塱片)的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了一处商周时期的农业或手工业聚落遗址——喇山遗址,出土了丰富的历史遗存,考古人员初步推定遗址面积为36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平均深度约1.5米。 据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透露,秉持“发现一批,推荐一批”的文物普...
这31年,浙江有哪些考古重大发现入选“十大考古”_腾讯新闻
浙江有哪些考古新发现入选“十大考古”呢?我们整理了一下,有19个—— 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NO.1 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 NO.2 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 NO.3 河南殷墟郭家庄160号墓 NO.4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季墓 NO.5 山东后李春秋车马坑和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 ...
考古新发现,周武王的家国社稷《诗经》,奠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还原、完善、丰富商末周初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对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意义重大!中国文化经典“四书五经”之首的《尚书》与《诗经》,将在中华民族“古史重建”的伟大历史使命中承担重大作用,将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考古新发现让中华民族重新认识其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
重大考古新发现!广东披露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实证东莞为“海上...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考古中国”获得消息,广东正式披露位于东莞的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和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 南海卫城墙遗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历史城区莞城街道运河东二路与西正路交会处,毗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迎恩门。
广州考古队长最新权威披露16中学:南越国的“承德避暑山庄”_凤凰网
1983年,象岗山麓发现了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墓葬。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轰动世界。 而很长一段时间,1916年发现的龟岗汉墓被误认为是第二代南越王墓。黄葵石的地产项目距...
穿越60万年探寻“最早广东人” 磨刀山遗址发现“最早的岭南”遗存与文 ...
磨刀山遗址将广东古人类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被列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青塘遗址被列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中被命名为“青塘少女”的墓葬,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 这两个填补岭南早期文化研究空白的遗址发掘工作,都是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专家解密下汤遗址发掘|下汤遗址|中国...
中新社台州2月19日电 题: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专家解密下汤遗址发掘 作者 傅飞扬 周健 “除了下汤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之外,我们还要加强下汤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让广大民众受益,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2月19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下汤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仲召兵受访时说。 当日,2024年中国...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一项目入围!|出土文物|帝陵|...
原标题:“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河南一项目入围!“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月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由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主持开展的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项目入围。
喜讯!广东“南海I号”获“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广东又获一项中国考古界“奥斯卡”奖项!5月5日下午,“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了终评结果。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与其他九个项目获得“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得的第七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奖项。
西藏尼阿底遗址4万年前 英德市青塘遗址华南新旧石器 - 知乎
这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非常关键的新收获,有望突破国内外学术界对华南—东南亚地区史前人类与文化发展认识的瓶颈。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所辖英德市青塘镇。该遗址发现于1959年,当时青塘镇属韶关市翁源县管辖,故命名为翁源县青塘遗址。上个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曾两次对青塘遗址进行考古...
【回顾】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
2022年7月4日,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历史重大问题研究专项2021年度重大招标项目“明清至民国南海海疆经略与治理体系研究”团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一行前往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调研,围绕南海宋代奇石窑、文头岭窑考古新发现及其与“南海I号”沉船关系等问题展开座谈。广东省文物...
丁颖:在稻种起源问题上的探索及贡献—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丁颖教授非常注意收集考古发掘报告,整理稻作发现,当时主要的稻作发现是在仰韶村,丁教授根据学者们对仰韶遗址和出土物的解读,来说明中国稻作的历史,但是因材料间接,关于这个问题更直接、更丰富的论述,他只能期待考古新发现再加以完善。丁教授的手稿中发现有多种考古材料的收集本,大多为当时学者对考古材料的解读及研究...
文博日报:中办发文用好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资源|湖南建考古强...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3日电(苟继鹏)“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成果显著,学术价值十分突出,作为‘大传统’物化载体,是当时中央政府的国家工程。其现实政治意义巨大,无疑是近年国家边疆考古又一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刘庆柱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广州考古又有重大发现!_腾讯新闻
广州考古又有重大发现! 广州文化遗存又有新发现 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 竹园岭遗址 发现商时期文化遗存 6月25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广州黄埔竹园岭遗址发现商时期文化遗存,经考古勘探发掘确认,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核心区域分布范围约1.5万平方米。
新华每日电讯
0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上海: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城市肌理 *南开师生:“爱国三问”的时代新答 06版:新华关注·文化 *活态传承 国宝“破圈” *小学生成为“非遗”传承新动力 *广州南石头监狱遗址考古新发现印证红色革命史 *山东设置860个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