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取款超5万仍需登记?多家银行问询用途,监管拟取消硬性规定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未再统一要求询问并登记资金来源及用途,回应了大众现实需求,明确减轻了普通储户正常现金存取的合规负担,体现监管机构对民生体验的考量。 贝壳财经记者近期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当前在银行存取款现金超过5...
调查!北京存取现金是否需登记?多银行:5万元以上无需登记,几十万元...
8月12日,《华夏时报》记者以客户身份走访了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多家银行,发现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的现金存取业务已不要求登记。某大行工作人员称,携带现金、本人身份证原件和银行卡过来就行。另有股份行工作人员称,存5万元以上需要银行卡和身份证都带好。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本报记者表示,对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
银行单笔存取超5万元现金或无需再登记
这一规定在当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迅速登上热搜。公众意见呈现分歧:部分声音认为此举增加了业务办理的繁琐性,甚至担忧可能侵犯个人隐私;而支持者则认为这是打击洗钱犯罪、维护金融安全的必要手段。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当时回应称,统计数据显示超过5万元的现金存取业务仅占...
好消息!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无需登记用途,事关个人存取款
上周五,我去银行存了一笔6万元的现金。以往每次存这么多钱,银行柜员都会例行公事地递过来一张表格,要求填写资金来源和用途。这次却不一样了,柜员笑着告诉我:"现在单笔5万元以上的现金存取不用再登记用途了,直接就能办理。"我一愣,这个困扰了我们多年的规定,什么时候悄悄改了?这位柜员介绍说,从2025年6月...
存取新规要改了!五万以上现金可能不用登记
央行突然废止了2022年起实施的“存取超5万需登记”政策,储户们欢呼“取钱自由了”。自由背后,是一张更密、更智能的监管网络悄然张开。新规看似简单:删掉原文件中“登记资金来源用途”那行字。银行内部系统早已改头换面,柜员点击“确认交易”时,后台自动给这笔钱打上“大额现金”标签。你的存款时间、金额、甚至...
存取款单笔超5万元,要不要说明“来源”和“用途”?三部门发文
最近,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发了个新文件,说以后个人存取款单笔超过5万元,不用再强制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了。这事儿一出来,好多人都在问:那以后存钱取钱是不是就跟以前一样,不用再被银行“查户口”了?咱们来掰开揉碎了聊聊。新规到底改了啥?先划重点: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不用再填用途和来源了。比如你取...
存款取款超5万元,还需要说明来源和用途吗?银行新规落地
202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新规征求意见稿,明确取消个人单笔存取款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要求。这一调整源于2022年同类规定引发的巨大争议——当时公众担忧隐私侵犯和业务繁琐,新规最终因“技术原因”暂缓实施。此次新政以“风险为本”为核心逻辑:普通现金存取业务简化...
多银行回应存取款超5万是否需登记
不过银行工作人员也有苦衷。走访几家银行发现,现在存取超5万还是会被问用途,但流程简单多了——柜员可能随口问一句“取钱干嘛用?”,你答“给爸妈交医药费”或者“还房贷”,对方登记一下就过了,不会像以前那样要求出示证明。银行说这是为了防电信诈骗,确实有道理。毕竟现在骗子手段太狠,老人被骗光养老钱、...
广州地区银行取现超5万元目前仍需说明
8月12日,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地区多家银行发现,办理超5万元取款业务的流程通常较存款业务复杂。记者以个人客户的身份咨询存款6万多元现金的步骤,一位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称,携带身份证可以直接存款,“我们暂时没有收到有关通知(要求填写资料)。”对于个人客户办理超过5万元的取款业务,多位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银行新规落地:超5万现金存取不再问用途,但这事得注意
非现金业务:现金汇款、外币兑换、买金条等一次性服务超5万(或等值1万美元),需登记身份并留证件复印件;企业账户:对公转账、大额票据兑付,审查严格程度不变;可疑交易:如银行卡突然收到多笔陌生转账后立即集中取现,或账户频繁为他人“代取钱”。专家金鹏(融孚律所)提醒:若银行要求说明资金来源,请如实提供...
存款取款单笔超5万元,还要不要说明“来源”和“用途”?
央行统计显示,我国现金存取业务中,超过5万元的仅占2%。这意味着:日常存取款:无需额外登记,流程与过去一致。两类特殊场景需配合调查:大额现金汇款:如给子女汇款买房、跨境转账等,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可疑交易:如老人突然取现10万元购买"高息理财",或频繁在多银行间拆分存取(如每次取9800元规避申报),银行可能要求说明用途。
光明网评论员:存取款单笔超5万元或不用说明来源,一次适度松绑...
【阅读提示】三部门征求意见:拟取消“存取款单笔超5万元说明来源用途”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新规落地!单笔超5万元存取现金,不再强制说明来源和用途
一张身份证复印件代替了繁琐的询问,银行柜员不再追着问“这钱从哪来、要干什么用”,五年争议尘埃落定。“这是我的钱,凭什么要告诉你来源?”2022年初,当三部门宣布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时,社交媒体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这一冲上热搜的规定在实施前夕因“技术原因”暂缓,留下...
重大调整!单笔存取超5万元,或无需再登记
该办法原定于2022年3月1日实施,但在当年2月21日,三部门发布公告,宣布“因技术原因”暂缓实施,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综合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重大调整!单笔存取超5万元,或无需再登记》栏目编辑:周春晟 文字编辑:韦嘉维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李争 整合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
个人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要求说明2个事项,今年6月起开始
上周,我去银行存了6万元现金,柜员递给我一张表格,要求填写资金来源和用途。"新规定,5万以上现金业务都需要登记了,"柜员解释道。这让我意识到,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已经开始影响普通人的日常金融活动。作为关注金融政策多年...
最新消息:超5万元现金存取或将无需登记了
“以前取5万元要填表、签字、等审核,现在只需刷身份证、验人脸,流程快多了。”在北京工作的白领陈女士表示,她曾因母亲住院急需现金,在银行排队登记用途,耽误了缴费时间。反对者则担忧:“登记虽然麻烦,但至少能留下资金流向的痕迹,现在取消了,会不会让洗钱更容易?”监管层的回应直指核心:反洗钱的关键是“...
央行突然发文:取钱5万以上不用说明用途,背后原因不简单
2025年8月4日,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扔出一则征求意见稿: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不用再说明资金来源或用途。 文件里短短一行字,终结了2022年起悬在储户头上的“灵魂拷问”。 但别急,银行柜台的签字笔还没收起来,现金汇款、买金条超5万? 照样要登记身份证、留证件复印件。时间倒回2022年1...
存取5万要登记?银行新规引争议,现金交易会消失吗?
取款5万块钱,竟然还得登记来源和用途?最近,银行出台的这项新规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觉得这是在侵犯隐私,也有人认为是监管过头了。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常使用现金的大爷大妈来说,这规定让他们心里不是滋味——“取个钱还得被盘问,没想到有一天存取自己的钱还这么麻烦!”事情是这样的。从2025年年初开始,我国各...
银行存取款新规落地:5万以上不问来源?真相可能没这么简单!
存取款属于基础业务,而现金汇款和贵金属买卖更容易涉及洗钱、走私等非法活动。但普通用户很难理解这种“区别对待”,反而觉得规则混乱。一位经营珠宝店的老板抱怨:“以前取现超5万要登记,现在不用了,但买黄金又要登记,银行到底想防谁?”新规并未明确“分次交易”是否受限制。比如,有人今天取4万,明天再取4...
存取款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新规取消强制要求,引发广泛关注!
2022年初的某个工作日,北京一家国有银行网点排起了长队。 柜台前,张女士攥着刚取得6万元现金,正对着工作人员发火:“我取自己的钱,凭什么要交代是买菜还是看病? 这跟你们有关系吗? ”她身后的队伍越排越长,有人低头刷手机抱怨,有人干脆甩手离开这一幕,正是当年“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新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