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漫画)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丨教书育人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10月23日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人才“蓄水池”不断扩容,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新华社发 王鹏 作
[中国教育报]多维发力强师资 协同联动固根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
此外,教育部还从大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统筹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巩固提升教师待遇保障、加快推进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待遇如何保障? “‘十四五’时期,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推动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4年全国...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铸魂育人新格局 - 中国...
“十四五”期间,我国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建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体制机制,促进形成与国家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布局,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 打开强师优师新局面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共有1885.1万...
天津“十四五”教育发展观察: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赋能高质量创新...
这片创新高地,正是天津教育系统在“十四五”期间深化改革、赋能发展的生动注脚。 “十四五”以来,天津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为城市能级跃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堂“课” 看“大思政”如何贯穿育人全链...
镜观·回响丨春风育人,硕果盈枝_央广网
“十四五”期间 一系列协作帮扶举措 照亮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2024年6月18日,上海援青教师阚延俊在位于西宁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给学生上音乐课。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是一所沪青共建学校。学校招生以来,上海援青团队落实各类教育资金,改善校园面貌,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带动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重磅!2024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来了!基础教育政策十大亮点快收藏!
总体上看,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政策有以下十大亮点。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1]2024年,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 _光明网
“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新突破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9月23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服务支撑社会...
新华鲜报·“十四五”亮点丨输送5500万人才!中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92%,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十四五”时期,我国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人才“蓄水池”不断扩容,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024年11月14日,在青海天峻县民族幼儿园,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上体育课。新华社...
决胜“十四五”打好收官战丨学有所教 多元创新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 ...
近年来,我国多地探索多元化、智慧化教育教学模式,以多元创新实践诠释“学有所教”,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福州市通过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鼓励跨学科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共建共享思政育人载体等措施,加快建设有福州特色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2024年本科教学十大亮点工作
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项目启动会 06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新跨越 2024年,学校举办首届校企协同育人论坛暨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研讨会,校企双方共同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若干意见》、《产学合作协同...
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十大亮点
听课评课、公开课观摩、研讨会、主题沙龙、分组讨论、案例总结等多种形式,在基层教学组织开展“举行一场联合行动”“组织一场研讨”“推选一门课程”“开展一轮观摩”“组织一期说课”“举办一场教案比赛”“形成一批案例”等“七个一”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充分发挥名师榜样示范...
【决胜“十四五”】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构建-光明日报-光明网
【决胜“十四五”】 “十四五”收官之际,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义务教育2895个县域全面实现基本均衡;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64.5%提高至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进入普及化阶段;1885.1万名教师筑牢育人根基,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基础力量…… ...
决胜“十四五”打好收官战丨学有所教 多元创新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
决胜“十四五”打好收官战丨学有所教 多元创新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我国多地探索多元化、智慧化教育教学模式,以多元创新实践诠释“学有所教”,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力。福州市通过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鼓励跨学科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共建共享思政育人载体等措施,加快建设有福州特色的“大...
吉林市“十四五”教育改革全景:人才引进与职称改革亮点纷呈
吉林市“十四五”教育改革全景:人才引进与职称改革亮点纷呈 “十四五”时期,吉林市教育系统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瞄准建设“教育强市”的远大目标,我们不断努力,以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满意教育的崭新篇章。为全面展示“...
江北区:扩优提质筑根基 强师兴教育新人|重庆教育“十四五”发展...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新征程启航之际,推出“重庆教育‘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现重庆在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果与担当力量。 “十四五”期间,重庆市江北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目...
人文学院“十四五”规划建设巡礼
人文学院“十四五”规划建设巡礼—师德师风建设展初心 为国育人,为党育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院党字〔2021〕6号)印发以来,我院紧紧围绕“为国育人、为党育才”根本任务,五年来,学院严把师德标准,通过教...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并就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等提出要求。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实现“十四五”规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必须建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的...
镜观·回响丨春风育人,硕果盈枝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五年来,新时代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取得新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健全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推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支持高水平工科大学举办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建立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