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企业在浦东加快布局“造身”“造脑”!人形机器人量产趋势在...
2月21日,浦东组织召开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大会”。人形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大模型、智能芯片、算力、投资机构、孵化器等5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及生态合作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形机器人技术合作、场景合作新方向。记者了解到,作为浦东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张江机器人谷已经集聚了人形机...
独家丨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临港工厂量产:今年总计下线预计超900台
稚晖君(真名:彭志辉)率领的智元机器人在去年2月成立于上海临港新片区,半年后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1”。今年初,这家初创公司宣布2024年会是智元机器人商用元年,并于临港奉贤打造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12月16日,智元机器人对外宣布“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彭志辉同时在社交平台写道:两年时间磨...
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智元机器人制造部总经理张绍政指出,许多关键零部件的上游精密加工环节都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交叉,使得零部件可以适用到人形机器人制造中,缩短了制造周期。 在造出实体机器人后,智元机器人还设有专门的数据采集中心,该中心模拟餐厅、奶茶店、家庭住宅等日常生活场景,100台人形机器人“学徒”协同数据采集师,进行倒茶水、做...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浦东启用,超百台机器人进驻_浦东...
1月21日,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在位于浦东的张江模力社区正式启用,首期能容纳超过100台人形...
上海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未来已来,年产数千台指日可待!-AI前沿...
智元机器人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卯青指出,人形机器人的柔性化能力能够填补传统自动化与人工劳动之间的断层。在拥有大量“重复性”任务场景的制造业中,人形机器人将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物流行业中,虽然智能仓储系统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但在“打包”等需要实时调整的场景中,人形机器人的闭环控制能力将发挥巨大优势。 人形机器...
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年产望达数千台
2月18日,记者在上海首个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看到,工程师将人形机器人的各类配件按序组装后进行测试。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 业内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该产业正以超线性的速度突破临界点。上海拥有高端制造业的基础、长三角完备的供应链及产业配套,以及丰富的高校资源和人才...
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工厂开启量产元年
落户临港新片区一年半,由“天才少年”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对外公布量产出货时间表:作为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智元机器一期工厂已完成产线建设和人员招募,将于10月投产,预计月产规模将达百台以上。基于此,智元今年的整体出货量预计在300台左右,订单数则远超这个量。
上海临港:人形机器人工厂开启量产,预计年底前下线众多机器人
首座人形机器人工厂正式启动通用机器人的商用量产,预计今年底将有近千台机器人陆续下线。为了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上海正全力以赴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临港奉贤园区的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内,一道道生产流程井然有序。从原料分拣到产品测试,人工与机器人紧密协作,确保每一个肢体灵活的人形...
从样机到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央视网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并明确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情况如何?有了哪些新技能? 在北京一家人形机器人实验室,记者见到了正在擦镜子、拖地的云端智能人形机器人。研发工程师告诉记者...
浦东深耕机器人产业 产业规模已超200亿元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
浦东多年深耕机器人产业,去年时产业规模已超200亿元。去年国内发布的12款人形机器人中有4家来自浦东,自主创新研发实力和应用生态体系正在快速形成。 这个出自浦东的人形机器人,高178厘米、体重85公斤,拥有灵巧的双手以及可精细到毫米级的运动控制能力,即将量产新一代机器人可以搬运30公斤的物体,负载能力已和人工匹配。
【园区建设】上海临港:首座人形机器人工厂开启商用量产,到年底可...
量产“提速”也带动了人形机器人由研发、测试、生产、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加速跑”。 “从协助烹饪到咖啡的制作等,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座机器人数采工厂当中,通过模拟从家庭到商业到工厂等不同场景,让机器人执行不同的任务并进行数据采...
“头脑”更聪明、“四肢”更灵活,浦东产人形机器人“奔”向世界...
“我们最新的人形机器人开普勒先行者K1最快在今年9月量产上市,全球储备客户已有上百家,不少已经达成了订购意向。”在6月6日开幕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暨第三届张江机器人全球生态峰会展台上,开普勒人形机器人CEO胡德波接待了一波又一波观众,向他们介绍现场展示的人形机器人K1。这款来自浦东的人形机器人还没量...
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年产望达数千台
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的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的百强名单,包括优必选、比亚迪等37家中国企业上榜。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人民币。现阶段,拥有大量“重复性”任务场景的制造业,是更适合人形机器人进入的“新手村”,而人形机器人的柔性化能力恰好可以填补传统自动化与...
智元机器人打造上海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开启商用新篇章
Lin-gang Special Area2024年,智元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元年,这家坐落于临港新片区的创新企业,计划打造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这一雄心壮志得到了临港集团的鼎力支持,双方最近披露了这一重要进展。在近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临港集团与智元机器人共同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涵盖了智元制造工厂的落地、...
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浦东龙头企业正探索“机器人+...
在工厂车间里,排列整齐的机器人动作协调一致,机械臂上下飞舞,一台台智能机器人在流水线上组装完毕;机器人充当服务员,抓取松软的面包也游刃有余……如今,机器人工作场景已一步步走向“千行百业”。在近日召开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正式发布,对人形机器人产业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同时梳理盘点...
...上海浦东:机器人产业规模超200亿元,加快打造人形机器人与具身...
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首次以单独文件形式对人形机器人发展做出全面清晰的战略规划部署,其强调,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
上海临港 首座人形机器人工厂开启商用量产 到年底可下线近千台
继大模型之后,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的重点发展方向,正加速产业化落地。近期,上海人形机器人产业再获新突破。坐落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工厂,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预计到今年底将下线近千台机器人,请看详细报...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即将迎来量产元年_企业_的发展_Figure
同时,该政策首次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系统性指导意见,明确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目标与时间点,即到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以及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标志着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图表1:2023年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政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RimeData来觅数据整理...
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年产望达数千台
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 年产望达数千台 记者18日探访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这座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机器人制造工厂,该厂投产不过数月,2024年已下线1000台人形机器人,并将在2025年实现数千台的年产量。业内认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该产业正以超线性的速度突破临界点。上海拥有高端制造...
上海临港:首座人形机器人工厂开启商用量产,到年底可下线近千台...
量产“提速”也带动了人形机器人由研发、测试、生产、制造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加速跑”。 “从协助烹饪到咖啡的制作等,我们现在所在的这座机器人数采工厂当中,通过模拟从家庭到商业到工厂等不同场景,让机器人执行不同的任务并进行数据采集,从而不断优化机器人的相关能力,加速未来人形机器人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