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迎来关键节点,ITER计划磁体“生命线”超大部件在合肥...
大皖新闻讯 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迎来关键节点:4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于今日运往法国。该部件的竣工交付,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任务顺利完成。据介绍,ITER磁体馈线系统...
中核二三顺利完成“人造太阳”真空室模块安装关键节点
因真空室移交滞后,为确保ITER关键节点目标按期实现,中核二三与其他成员单位紧密协作,通过优化安装工序、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严守质量及安全红线,最终于3月28日完成真空室模块#7在SSAT上的组装工作,成功实现41天工期压缩目标,在ITER创造了“中国速度”。真空室安装作为托卡马克装置"心脏"安装的第二阶段核心工作,其9...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能量约束新突破,2035年有望并网发电!
最近咱们国家在“人造太阳”领域取得了惊天动地的突破!这可不是什么科幻小说,而是实打实的科学进展,而且,它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重要,更能改变我们的未来。这让我想到以前看过的纪录片,说人类的能源问题就像一个巨大的怪兽,随时可能吞噬我们。而这次的突破,就像我们找到了战胜怪兽的关键武器。这武器是什么?它会...
可控核聚变迈出重要一步!人造太阳总设计师解读
可控核聚变迈出重要一步!人造太阳总设计师解读 澎湃新闻 昨天 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近日,位于四川成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大幅跃升,这是中国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那么,燃烧实验后的下一步是什么?距离实现可控核聚变还...
双亿度突破!中国“人造太阳”照亮能源未来
双亿度突破!中国“人造太阳”照亮能源未来 2025年3月28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传来震撼消息: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运行,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大幅跃升,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正式迈入燃烧实验阶段,向能源革命迈出关键一步。一、从实验室到...
中核工程联合体承担!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有新消息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有新消息 3月28日,国际ITER组织(IO)在项目现场举办隆重仪式,正式官宣真空容器7号模块完成SSAT(模块组装专用工装)上的全部工作,达到吊装入PIT(Tokamak堆坑)条件。这是ITER项目关键里程碑,标志着中核工程联合体承担的ITER核心安装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为全球最大“人造太阳”计划按节点推进奠定基础。
中国“人造太阳”再创奇迹!全球目光聚焦,核聚变技术迎突破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正式宣布,下一代“人造太阳”的关键部件——八分之一规模的真空室和总体安装系统,顺利通过了专家们的检测。这技术啊,直接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这就意味着,咱们离实现“用海水发电”这个终极能源梦又更近了一步!核聚变发电的原理其实挺简单的:模仿太阳内部的那种反应,把氢的同位素...
中国“人造太阳”,又长进了
当然,这距离造出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人造太阳”,还有很长的路。尤其重要的是,反应堆的配套设备,需要不断打磨,与核心技术一道精进。科学岛以北,名为“夸父”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建设正酣,这是为未来聚变实验堆和工程堆研制核心部件和关键子系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所在。走进其中一间厂房,“...
“亿度千秒”已实现!中国人造太阳若成功,文明等级将迈向新高度
咋说呢,中国的“人造太阳”之所以能在这个阶段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咱们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加大了,团队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同时,国家的支持以及国际合作也为这项事业增添了不少动力。这样一来,成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说白了,这个答案其实和咱们的登月计划有些关系。乍一看,二者好像没啥...
#又突破一关键节点,中国人造太阳关键系... 来自封神潜伏者 - 微博
#又突破一关键节点,中国“人造太阳”关键系统通过验收# 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日重要性:✨ 据新华社报道,3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大科学团队研制的聚变堆主机关键...
实现“亿度千秒”后,“人造太阳”下月又将迎来新一轮实验
很快,EAST就将开启新一轮实验的征程,继续向新的聚变科学难题发起冲击。现在,下一代“人造太阳”的建设也已经启动,前不久,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 ...
商业化竞速:“人造太阳”如何照进现实?
从东方超环千秒放电,到直线型装置快速迭代,再到Helion喊出2028年前为微软供电的倒计时计划,一切都说明:核聚变商业化“赛道”,已进入工程倒计时阶段。当前,“十五五”能源规划正紧锣密鼓地制定中,核聚变或将在未来五年迎来关键突破窗口。多样路径,中国“人造太阳”的创业群像 不同路径汇成了当下中国商业核聚变...
聚变发电更近一步!中国“人造太阳”跨越“亿度千秒”大关
聚变发电更近一步!中国“人造太阳”跨越“亿度千秒”大关 这是1月15日拍摄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新华社合肥1月20日电(记者徐海涛、何曦悦)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上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
合肥“人造太阳”后续项目,有新进展! | 界面新闻
合肥“人造太阳”后续项目,有新进展! 3月5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园区(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BEST项目全面进入分区完工、分区交付的阶段 3月5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园区(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BEST项目全面进入分区完工、分区交付的阶段,为“国之重器”紧凑型...
“人造太阳”关键系统通过验收,解锁能源新曙光
“人造太阳”关键系统通过验收,解锁能源新曙光 “人造太阳” 关键系统成功验收 3 月 9 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传出:中国下一代 “人造太阳”——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的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成功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其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真空室技术突破 清洁能源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真空室技术突破 清洁能源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3月,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迎来里程碑进展——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通过专家组验收,其等离子体控制精度、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均达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形似巨型“...
【新闻速览】新一代人造太阳实现“双亿度”!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再...
3月28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最新实验数据显示,我国核聚变装置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参数...
双亿突破!中核集团的人造太阳,聚变三乘积大幅提升!
历史数据显示,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经历了多个关键节点:1954 年苏联建成首个托卡马克装置;2006 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启动,计划 2035 年实现 Q≥10(输出能量为输入能量的 10 倍);2022 年美国 NIF 通过惯性约束实现 Q=1.5,但因能量损耗问题未达实用标准;2023 年中国 EAST 装置实现 403 秒高约束...
新一代人造太阳有新进展!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中国环境
记者近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国内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 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