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杨振宁:回国定居已超20年,为自家取名“归根居”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在他7岁时,父亲杨武之受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振宁随之搬入清华园。后因抗战爆发,一家人辗转西迁昆明,对数理知识萌生浓厚兴趣的杨振宁也考入了在当地临时办学的西南联合大学。尽管条件极为艰苦,但当时的联大物理系云集了多位知名教授,引领杨振宁很早就进入了世界物理学前沿领域。上世纪40年代,杨振宁
巨星陨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逝世
初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暑假,杨武之都请了清华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丁则良给杨振宁讲授《孟子》。每天两小时,杨振宁跟随丁则良沉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之中,为日后取得辉煌的科学成就奠定了扎实的人文基础。而当时,围墙外的世界已动荡不安、内忧外患,清华园就像是一个避风港,为杨振宁创造了无忧无虑的氛围。“在我的记忆...
巨星陨落!杨振宁院士逝世-中新网
1929年,杨振宁父亲杨武之被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振宁便随父母北上,搬进了清华园。 12岁时,杨振宁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名为《神秘的宇宙》的书,他被书中所讲的奇妙的宇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所吸引,回家竟对父母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23年后,一句童真的“狂言”成为了现实。 1935年摄于清华园西院...
科学巨擘杨振宁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杨先生筹建高等研究中心,学术为先就一直扎根在中心的基因里,而且是最重要的基因。比如我们讨论引进什么人才,要决定什么事情该怎么做,或者不该怎么做,唯一的出发点,就是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学术发展。”作为杨振宁先生的关门弟子,在20年的相处中,翟荟深刻体会到了杨振宁“永远学术为先的态度”。他说,项目、经费、帽子...
杨振宁归根在清华
杨振宁归根在清华 杨振宁清华大学物理学诺贝尔奖美籍华人2003年12月,杨振宁先生打点行装,拍落旅美60年的风尘,定居在装满他童年美好回忆和寄托着无限希望的清华园,并把自己居住的小院命名为"归根居".周襄楠国际人才交流
杨振宁:大师别传 - CCTV-科技频道-科技频道
清华大学专家公寓B栋,是杨振宁先生在北京的居所,从2003年11月回到国内,杨先生就一直住在这里,并把这里取名为“归根居”。回归祖国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位八十多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屡屡制造新闻而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2005年1月26日,《面对面》栏目的记者来到这里,对处在新闻漩涡中的杨振宁进行了独家专访。
杨振宁的故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全面展现
晚年,杨振宁选择在北京清华大学安家,并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 归根居”,这在我看来是再自然不过的举动。多年的交往与了解,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心中那份深厚的故国情怀始终如一。在众多参观经历中,杨振宁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访问显得尤为投入与动情。1990年冬季,我们电视专题片摄制组有幸陪同...
杨振宁:清华园里的“大先生”
又十八年过去了,以他为圆心,一束束科学之光从清华园不断向外辐射闪耀星空。 科学馆是清华园里最早的建筑之一 落叶归根回到清华园的杨振宁,将自己的住所取名为“归根居”。这里距离他在科学馆二楼的办公室,也就是他父亲杨武之曾经工作的地方步行不过十分钟,从科学馆往西...
在广州,找到一片乌托邦
六年后,杨振宁正式回到清华大学担任全职教授。落叶归根回到清华园的杨振宁,把自己的住所取名为“归根居”。这里距离他在科学馆二楼的办公室,也就是他父亲杨武之曾经工作的地方,步行不过十分钟。从科学馆往西走不远,便是他儿时生活的地方。小时候,杨振宁随父亲在清华园中生活了八年,如今又回到清华,他形容自己...
杨振宁翁帆夫妻住宅曝光,房间狭小装修简朴,除了书桌钢琴无他
这座小楼,杨振宁给它起名叫“归根居”,还写了一首诗《归根》。“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杨振宁是2003年回到清华居住,2015年4月1日正式更换回中国籍。从那以后他就一直待在清华,时不时上上课。
杨振宁成长的那些事_杨武之_合肥_研究
2004年圣诞节的头一天,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在广东汕头登记,宣布喜结连理,并选择落户清华园,申请永久中国绿卡,把在清华的居室命名为“归根居”,又从给本科生授课开始他新的执教生涯,并有感赋诗一首:“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千古...
百年求索,赤子之心 ——致敬科学巨擘杨振宁 | 每经网
在杨振宁的后半生,他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中国科教事业上,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81岁的杨振宁回到清华,他将自己在清华园内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 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我的一生可以算作一个圆,从一个地方开始,走了很远的地方,现在又回来了。”杨振宁说。
那年他35岁,在斯德哥尔摩说以中国血统为傲,后来82岁时牵着28岁...
但后来流出的遗嘱安排,让很多人闭上了嘴。大部分现金和资产,留给与前妻所生的三个子女。翁帆得到的,是清华提供的“归根居”居住权,房子产权不属于任何人。三个子女没有反对,翁帆也接受了。这个安排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什么。往前推四十七年,1957年,斯德哥尔摩的冬天。35岁的杨振宁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台...
告别杨振宁: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增加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虎嗅网
数年后年完成《晨曦集》时,杨振宁说:“当时觉得改革开放30年,看见了曙光……没想到以后10年间,国内和世界都起了惊人巨变……曙光已转为晨曦,所以这本新书取名为《晨曦集》。”他希望到100岁的时候,再出一本《天大亮集》。 2021年,杨振宁先生农历100岁生日之际,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和夫人翁帆编著的《晨曦集》...
杨振宁“归根居”客厅,摆放着一个雕塑,它隐藏两个不一般的意义...
杨振宁对清华有着特殊的感情,而清华对杨振宁也格外的尊敬。因为杨振宁喜欢清静,于是校方就在清华园中环境最好的胜因院内,专门为杨振宁修建一栋二层小阁楼,设计和装修也都十分简洁,并取名为“归根居”。一直到2002年下半年,杨振宁才携夫人杜致礼一同搬进“归根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入住后一年...
从千里共“同途”到“归根居”,农历百岁生日上,杨振宁回忆50年前...
多年前的2003年,杨振宁将家从纽约石溪搬到了北京清华大学,并将自己在清华园内的住所命名为“归根居”,将自己的晚年贡献给中国的教育与科研事业。他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筹集资金、推荐人才;也为清华物理系和数学系8个班200余名大一新生讲授“大学物理”课程,每周两次、每次两个45分钟讲授……“我的一生可以算...
巨星陨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去世|杨振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杨振宁(右)从时任清华校长王大中(左)手中接过清华大学聘书 回到清华后,杨振宁为自己在清华园的家取名“归根居”,并以《归根》为题写下诗句:“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05 “我愿在有生之年尽力帮助清华大学发展” ...
你不知道的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糖纸有话说的动态
杨振宁在35岁那年,也就是1957年,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时他还是中国籍。实际上,他是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中国人。翻看诺贝尔奖的历史记录,至今籍贯一栏仍标注着“China”。七年后,他于1964年加入了美国国籍。在颁奖典礼上,他使用普通话进行了发言。 杨振宁的成长之路颇具传奇色彩。他幼时随父母...
巨星陨落!杨振宁院士逝世-中新经纬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图源:中国科学院学部网站(经处理) 杨振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