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肚子大就被用来喂鸡了 国宝陶鹰鼎竟是这样发现的
要不是肚子大就被用来喂鸡了 国宝陶鹰鼎竟是这样发现的 陕西一位农民在犁地时,意外挖出一件外形似鸟的陶器——陶鹰鼎,本想用它来喂鸡,因其“腹深”的特点,才让这件国宝“躲过一劫”。陶鹰鼎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以鹰为造型的陶质容器,鹰的体态健硕,气势威猛,设计也充满巧思:鹰爪和鹰尾被巧妙用作支撑鼎身的三足。它是如何被发现...
陕西凤翔村民挖井意外发掘秦国窖藏发现28件器物部分光亮如新
1973年的一天,一群陕西农民在普通的挖井劳动中,竟挖出一批藏在地下千年的秦国青铜器。谁能想到,地底下不仅有水,还埋着历史的一颗“定时炸弹”?一堆看似废铜的东西,突然成了专家眼中的“国宝”。这批青铜遗珍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是秦国手工业的瑰宝,还是一场利益与文化碰撞的序幕?谜底未揭,全村的争论已经悄...
1974年宝鸡农民平整土地,刨出西周大墓,竟藏着对 青铜开水瓶!
竹园沟的发掘更让村民们开了眼。22 座墓葬连成片,3 座车马坑里的青铜车器闪着寒光。13 号墓打开时,先是冒出一股土腥味,接着一件件文物被小心地捧出来:玉器温润,陶器古朴,最惹眼的是一对直棱纹提梁卣,一大一小像俩亲兄弟,提梁上的兽头瞪着眼睛,像是刚从三千年的睡梦中醒来。张老汉跟着看了半晌,...
6000年前的“萌系国宝”陶鹰鼎2195_中国国家博物馆攻略
陕西华县 今渭南市华州区 农民殷思义犁地时 挖出一只鹰形陶罐 误认作废品 被妻子当作鸡食盆使用 直到1958年 北京大学考古队在附近发掘仰韶文化遗址 走访时发现这只 鹰罐 殷思义随即上交 经鉴定 它是距今5000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文物 自此重归大众视野 陶鹰鼎的设计兼具实用与艺术 ...
陕西农民殷思义耕田时,挖出个陶罐当鸡食盆,一年后成了国宝孤品
1957年,陕西农民殷思义耕田时,突然犁头一震,挖出个古怪的陶罐,拿回家当了鸡食盆。一年后,专家竟断定它是国宝,还是孤品……在老农殷思义眼里平平无奇的“鸡食盆”,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国宝呢?因为它是距今5300年左右的仰韶文物里,独一无二的陶鹰鼎。虽然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了不少陶器,但以鸟类造型的陶器...
1958年,陕西老农上交国家一个“鸡盆”,没想到竟是稀世国宝
1958年,陕西老农上交国家一个“鸡食盆”,没想到竟是稀世国宝 1957年,陕西一老农犁地时,偶然挖到一个类似骨灰罐的器物。老农觉得晦气,正要用铲子打碎,却被妻子捡回家当鸡盆,谁知竟是稀世国宝。农民老殷,是陕西省华县太平庄村的一位种田能手。这天,他一大早就和妻子赶着家里的老黄牛,到村边的农田犁地...
陕西农民犁地发现陶鹰鼎,带回家做鸡食盆,无偿上交后却成国宝
在1957年时,陕西地区的一位农民殷思义在犁地的过程中,意外发生了一件灰黑色的陶制器具,由于殷思义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因此,他也不知道自己挖出的东西正是国宝,当时,殷思义将这件陶器带回了家中,给鸡当做食盆。 在1958年时,一些考古专业的师生们也来到了殷思义所在的村子附近,并对一个文化遗址进行发掘清理。
农民耕田时挖出一个其貌不扬陶罐 没想到是价值连城国宝_百科TA说
1957年的一天,陕西华县太平庄,当地农民殷思义,像往常一样拉着牛到村东田里耕田。 耕了一会儿,殷思义突然感觉手上的犁头颤抖了一下。凭着多年种田的经验,殷思义判断是犁铧碰到了坚硬的石头。于是,他停下耕田,用手去掏挖泥土,准备将石头挖出来。没想到,在犁松的虚土下面,躺着的不是什么石头,而是一个老鹰形状的...
村民殷思义犁地挖到陶罐,拿回家喂鸡。不料,被专家鉴定为国宝
1957年,陕西农民殷思义犁地时,挖到一个陶罐。带回家后,媳妇用它做了鸡食盆。谁知,小鸡们一见,纷纷躲得远远的,一点不似以前你争我抢。殷思义纳闷了,难道这个鸡食盆有问题?他走近仔细检查,只见鸡食盆的正面雕成老鹰状,两只眼睛瞪得溜圆,恶狠狠的,似乎对着小鸡们说:“看你们谁敢过来,啄瞎你们的眼睛。
1957年,陕西一位农民在犁地时...@撒豆之汤的动态
1957年,陕西一位农民在犁地时发现了一个黑色的罐子。 起初,他打算将其砸烂,但觉得它“挺可爱”,便带回家当做鸡食盆。 第二年秋天,考古人员到访,一眼认出这是国宝! 这个陶器是用泥质黑陶捏成的猫头鹰形状,眼睛闪亮,嘴巴弯曲,翅膀紧贴身体,尾巴变成三个小脚,背上还有一个碗口大的洞。 经测量,高35.8厘米,嘴口...
“锅气”十足蒸蒸日上 古人太懂捧着陶器过日子
1957年,在陕西华县,一位农民犁地时撞上硬物,本想清掉这“绊脚石”,挖出来后却发现,这竟是一件鹰形状的陶器,这位农民便把它带回家,准备当喂鸡盆使用。 △陕西华县(今渭南市华州区)发现的鹰形陶鼎 这件陶器,就是后来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国宝级文物“陶鹰鼎”!只见它鹰首微昂,翅膀收束成器身,利爪与尾巴巧妙弯成三足,稳稳撑起整个器物。 八
有哪些文物出土后经历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 知乎
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在村东犁地时,挖到了这件通体呈灰黑色的陶鹰鼎,当时他不晓得这是国宝...
1957年陕西农民犁田犁到一个陶罐拿去喂鸡,没想到竟是国宝,还禁止...
农民殷思义如常地拉着牛,在村东的田地里辛勤劳作。耕田的过程中,他手中的犁头突然颤抖了一下,好似遇到了什么坚硬的阻碍。殷思义凭借多年的种田经验,判断可能是犁铧碰到了石头。于是他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用手去掏挖泥土,准备将这块石头挖出来。 然而,当他拨开松软的泥土时,出现在眼前的并非他想象中的石头,而是...
陕西农民耕地捡到宝,放院子里当鸡食盆,被专家拿走成国宝级文物
然而,经考古专家鉴定,这个像鸡一样的鸡食盆子竟然是国宝级文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1957年的一天,陕西省华县太平庄的一个老农民殷思义正在自家田地里犁地,他看起来心情不错,一边悠闲地哼着小曲儿一边干活儿。 然而正当殷思义干得起劲的时候,突然就碰到了一块儿坚硬的东西绊了一下,老农民差点儿摔了一跤,...
陕西农民犁地捡到宝,放院子里当鸡食盆,考古队拿走成国宝级文物
陕西农民犁地捡到宝,放院子里当鸡食盆,考古队拿走成国宝级文物,本视频由文史东西原创提供,2906615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农民耕地发现陶器,拿回家喂鸡用,专家看到后:国宝级文物 - 自说文史
如果时光回到62年前,农民殷思义一定不敢相信,他竟然把一个国宝级文物拿来喂鸡。 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的农民殷思义正在村东头驾牛耕地。当时的犁是木犁,只有犁头是铁制,犁头很薄,碰到石头很容易断。耕着耕着,殷思义忽然感觉犁头碰到了硬物,他怕弄断犁头,就扒开土,把硬物拿了出来,完全没注意到还有许多...
1979年陕西淳化农民挖窑取土,一镐头竟刨出西周最大国宝青铜鼎!
它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却仿佛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驻足观赏。1982 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 T75《西周青铜器》邮票 8 枚,淳化大鼎(牛首夔龙纹鼎)为主图之一,让更多人通过小小的邮票,认识了这件珍贵的文物。1996 年 6 月 5 日,淳化大鼎经全国一级历史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 ...
老农犁地刨出一陶罐,随手拿回家装鸡饲料,如今已成国宝收归国家
那是在1957年的一天,陕西华县太平庄的村民殷思义,正在自家田里赶着牛犁着田。突然他感觉手上的犁“咯噔”一下,干了一辈子农活,殷思义知道这肯定是犁着土里的硬东西了。犁在农村可是宝贝东西,下地干活少不了得用,坏了可是心疼。因此殷思义连忙停了下来,准备把硬物刨出来。东西埋得不算深,挖出来的是一个鹰头...
种地挖到一件陶罐,被当成鸡食盆,没想是件国宝,还禁止出境展览
1957年,陕西华县太平庄的农民殷思义在村东的地里犁地。犁地的过程中,他突然感觉自己手臂一震,犁头好像被一个硬物卡住了。一开始殷思义还以为犁头是被地里的石头卡住了,因为这种情况在犁地的时候经常发生,所以他就用手去扒了扒犁头翻出来的泥土,待泥土被翻开之后他发现犁头处竟然卡着一个造型怪异的陶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