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不会放过任何人
邹璧宇也逐渐意识到,在自然灾害面前,普通人的日常正变得更加脆弱,任何人的命运都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作为摄影师,他不清楚未来会怎么样,影像无法带来更多的改变,改变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共同协作。他说自己能做的,就是记录下这些人和事,以及他们具体的无力、困顿和悲伤。以下是邹璧宇过去三年的拍摄和观察——文|吕蓓卡 编辑|青青子
人民网评:应对极端天气的意识必须始终在线--观点--人民网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就要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不放过任何一条预警、不疏忽任何一轮险情、不懈怠任何一次处置,确保遇有突发险情、灾情能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 还要看到,每个人都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面对突发的极端天气,我们要及时关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比如,雷暴...
气象学者预警:极端天气下,80、90后不可能安享晚年_澎湃号·湃客...
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区域。 有些人可能会想着北部地区更凉快一点,我搬到青藏高原上不就很好了? 但是你得想到,全球变暖到一定程度,青藏高原上会有大规模的冻土融化,所有地面就像扭曲的泥浆一样,还有雪山上的融水冲下来,也会带来灾害。 ▲ 2020年6月份,有三个台风到达哈尔滨 图源:新晚报 你觉得哈尔滨...
极端天气来了怎么办?
“君子不立于危墙,智者不陷于覆巢。”我们每个人都是安全的参与者,虽然不能阻止极端天气的发生,但一定要有防范灾害发生的安全意识。当我们出行旅游时,一定要查查天气预报,如果有暴雨、台风、暴雪等极端天气,该调整行程就调整。游玩过程中,也要保持高度警觉,随时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
暑期+汛期 户外活动要警惕极端天气 安全提示→
但夏季极端天气多发 稍不注意 极易造成伤亡事故 ↓↓↓ 01 7月2日14时19分许,四川阿坝州阿坝县柯河乡境内发生一起过境车辆坠河事故,造成2人遇难5人失联。02 近日,云南楚雄州“野景点”椅子湾河道发生惊险一幕。事发前一天晚上,有多人在一处草坪露营,没想到一觉醒来,露营地竟然被淹,10人被困,其中有4...
极端天气下的生命守护:一份来自国家的安全提醒!
这些惨痛的案例清晰地表明,极端天气带来的不仅仅是天气变化,更是对生命和财产的严峻考验。在极端天气面前,任何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都可能让自己和他人陷入危险之中。国家防减救灾办、应急管理部提醒公众关注天气预警,正是基于对这些惨痛教训的深刻总结,旨在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如今,获取天气预警信息的渠道...
发达国家,背叛人类!
发达国家可以继续逃避,但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人。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些曾经为工业革命欢呼的国家,如今却在逃避其后果,而最终为此付出代价的,可能不仅是贫穷国家,还有他们自己。全球气候危机不分国界,但面对这场空前的危机,最先倒下的,总是那些最弱小的人群。这是一场充满虚伪和欺骗...
面对极端天气这一大自然的警示,没有谁能置身事外
“我们有一个选择——集体行动还是集体自杀,由我们决定。”前不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场气候对话会上,向来自40个国家的代表发出了警告。极端高温是大自然对人类发出的警示,除了国家和政府层面的重视与努力,还需要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正视问题并寻求更为长远的应对策略。在气候灾难面前,没有谁可以置身...
大风席卷北京城,极端天气频发,普通人如何适应? - 今日头条
“最近几年,三四月份都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这些都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的表现。”在魏科看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将会越来越频繁,且越来越严重。他也强调,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不会放过地球上任何一个区域。 普通人生活的城市天气,也会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不仅仅是可能成灾的大风,还有越来越多的暴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_巴中市人民政府
实施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六个一”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灾害防御应对能力,全市1.8万余人纳入气象预警信息免费发送对象。建成231个区域气象站,巴中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运行。始终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要求,精准监测预警,近三年科学应对了罕见的37场暴雨,为全市防洪调度、抢险救灾、人员转移等提供了...
风中的考验:北京迎战极端大风天气82小时纪实
正面对战极端大风 “大风真的会来吗?”“不会虚晃一枪吧?”11日下班时间,正当人们热议大风橙色预警时,气象部门消息传来:当日17时,9级阵风已现北京!大风将在3个小时后进城。闻讯,人们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果然,20时,大风前沿到达城区,东城、海淀、石景山、丰台、朝阳出现7、8级阵风。 呼啸一夜,大风依然活跃。有市民吐槽,自
“七下八上”来了,十要十不要请记牢!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 部署“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洪涝台风防范应对工作)入汛以来 与暴雨天气相关的 意外情况时有发生 值得警惕 ↓↓↓ 01 暴雨致地下车库内涝 6月18日,湖南龙山县普降大暴雨。6月19日,位于城区的龙领国际小区,有4人前往地下车库挪车后失联。6月20日4点50分...
暴雨圈住京津冀,热浪烤验大江南!2025极端天气生存手册
当极端天气从“偶然造访”变成“常住客”,那些抢购沙袋的清晨、给行道树浇水的深夜、改造地下管廊的轰鸣,都在证明中国人特有的韧性——灾难可以撕开大地,却撕不碎人们重建家园的双手。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百年一遇”变成“每年一遇”,您觉得城市防灾体系能跑赢气候恶化速度吗?#高考人生始发站# ...
极端天气警示录_张家界政府网
洞庭湖所经历的洪涝与干旱两极境遇,是极端天气频发的典型缩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 除了不断提高应对突发灾害天气的能力,面对严峻的自然大变局,我们还需要以更长远的时间维度和更广阔的空间尺度,理解一系列变化的缘起,洞察其深层成因,展望其未来趋势。唯有如此,才能以...
应对极端天气:共筑安全与希望的防线
极端天气的“威力”极端天气的到来,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暴雨如注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街道积水严重,交通陷入瘫痪,民众的日常出行受到极大阻碍。部分地势低洼地区的房屋被淹,人们不得不紧急撤离家园,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而在农村,暴雨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着村民的生命安全,农田被冲毁...
从暴雨倾城到龙卷预警:极端天气下的城市生存课
30-30法则”:闪电与雷声间隔小于30秒,说明雷暴就在10公里内。结语 当长沙白领用防水袋装电脑上班,当合肥大爷在阳台焊铁笼防冰雹,极端天气早已不是新闻里的遥远故事。或许正如气象学家所说:“气候变化的考卷已经发下,我们每个人都是答题者。”下次手机弹出预警时,别急着划走——那可能是生存之战的预备铃。
极端天气警示录
大气环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变量之一。笼罩在地球上空的各个高压、低压系统,不断移动、增强或减弱,带来了不同时间的阴晴雨雪天气。从长时间尺度看,大气环流在一年四季中呈现一定规律,但若其出现异常,极端天气很可能就产生了。 “气候变暖会加剧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改变大尺度的大气...
极端天气下的坚守与行动:保障安全的坚韧力量
近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遭受了大风、沙尘暴以及降雪等多重极端气候的侵袭。为应对这一系列不利天气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公司嘉峪关电务段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在风沙和冰雪中,班组职工们坚守岗位,奋战在除雪和保障线路畅通的第一线。◆ 南疆及山东地区应对措施 近日,南疆地区遭受了强风沙尘天气...
极端天气下“最受苦”的人们_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根据最新的一份联合国气候变化报告,全球大约有28亿人住在不安全的房子里,其中有11亿生活在欠发达国家的贫民窟或非正规定居点,这些社区最容易受到洪水、极端高温和干旱等气候灾害的影响。与此相对的是,目前只有不到1%的气候适应性措施优先考虑了这些边缘群体。
⛈️ 极端天气下的中国:当台风、暴雨与高温同时按下“暂停键”
青岛的救助服务则转向“科技+人性化”模式。救助中心启用**AI识别系统扫描高架桥下、地下通道**等区域,15分钟内响应预警。同时创新“清凉包”配置,加入小扇子、清凉油等实用物品,对不愿进站的流浪者实施“跟踪服务”。--- ### ️ 从被动救灾到主动防御:全链条防灾体系正在形成 面对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