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看“十四五”|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解读:2024年与2020年相比,位于光明科学城内的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建筑群拔地而起。深圳光明科学城建设规划总面积达99平方公里,作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这是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区(2023年4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深圳理工大学主校区
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_高清1080P在线观看...
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2025年7月4日发布 新华网 1.7万人关注 关注 01:10 从太空看“十四五”丨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新华网讨论 登录参与讨论 这里的评论内容走失了 请检查网络后,点击空白处重试特色推荐 杀毒软件 软件下载 手机版 Windows版 Mac版 iPad版 TV版 服务 客服 ...
从生态绿肺到创新高地:郑州市惠济区产业蝶变进行时|地方国企向新...
在郑州市区的北端,一幢幢颇具特色的产业楼宇正拔地而起。不久之后,这里将呈现大面积玻璃幕墙的建筑立面,成为惠济区的新地标之一。这便是即将问世的天河科创园。自2020年起,惠济区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聚焦“产业立区、创新强区”目标,主动谋篇布局,对区域产业规划进行调整与升级,部分居住用地获准转为...
三江交汇,山水相望,杭州滨江“西大门”打造数字健康创新高地
3年后,一座创新时尚的大楼,将在杭州滨江浦沿智慧新天地片区拔地而起。那里将成为丁香园总部大楼。近日,杭政工出[2022]6号地块(浦沿单元BJ0601-M1-37地块)摘牌敲定,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下。“12年了,我们不用再奔波搬家,终于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大楼。”在他的心中,一副广阔的蓝图已经徐...
科创新高地 时代新篇章
大城之北,创新浪潮奔涌向前。在长沙市开福区,一个助力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科创“新引擎”——长沙·开福科创谷(以下简称“科创谷”)正拔地而起。科创人才基地(效果图)2月20日,科创谷科创交流中心大厦破土动工,科创类集中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总投资超240亿元,铺开了开福科创新时代序章。3月2日,开...
深港携手,打造科创新高地
塔吊节节上升,高楼拔地而起。近日,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 一批优质科研空间集中竣工,汇聚材料科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项目,标志着河套合作区建设又向前迈进一步。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为河套合作区建设带来新机遇。一年来,深港携手...
从太空看“十四五”|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
从太空看“十四五”|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2025年7月4日发布 新华社新闻 1.2万人关注 关注 01:10 从太空看“十四五”|这些创新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新华社新闻讨论 登录参与讨论 这里的评论内容走失了 请检查网络后,点击空白处重试特色推荐 杀毒软件 软件下载 手机版 Windows版 Mac版 iPad版 TV版 服务 ...
集群竞发|规模超600亿!集成电路发展高地正在这里崛起→
今天起,发改君将推出“集群竞发”,跟随发改君一起来了解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成长故事”吧~产业集群崛起,强化“中国芯”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三城一区”中的“一区”和北京实体经济主阵地,经开区围绕国家战略任务,坚持以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为引领,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经开...
光谷“星河”:由此向东打造全国科创高地 - 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曾经,这里是光谷的中心。现在,这“星河”更代表了光谷的起点。这片创新热土,正一路向东发展,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一座座园区拔地而起,一项项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光的传奇一刻不停。 “星河”雕塑 超级地下综合体构筑“立体城” 5月12日,武汉光谷广场大转盘,车辆川流不息,俯瞰下如同一个巨大齿轮在运转,通往各个...
“九州腹地”的算力高地正在悄然崛起
在历史上,河南从来不缺少“创新”的精神内核,如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和最早的甲骨文代表了河南对汉字文化的“创造”与“创新”。如今,在河南这片数字经济的热土上,一座算力的高地,正在拔地而起。01 “中部算力高地”既是目标更是战略 在数字经济领域,河南省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设立7年来,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700多亿元,建起4000多栋楼宇,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近一年来,河北省、雄安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的新篇章。 高质量建设,未来之城显雏形、出形象 步入
首都经济“开门红”的创新密码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落地保定高新区九年来,吸引了300余家创新企业和机构入驻,入驻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亿元,吸引京津冀创新人才超3000人。这种“研发在北京、转化在津冀”的模式,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合盈数据(怀来)科技产业园内,一栋栋数据中心大楼拔地而起。机房里,一排排机柜里的服务器高速运行...
2024,中国向“新”而行_今日中国
2024年,中国向“新”而行,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科创投入持续增加,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产出量质齐升。
北京:加速建设科技创新之城 全力争先竞逐世界高地
在怀柔科学城,一座座“大国重器”拔地而起,目前已进入建设与运营并重阶段。今年3月14日,雁栖湖畔的我国第一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加速第一束电子束,意味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进入科研设备安装、调束并行阶段。到2025年,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建成运行后,将会产生世界上“最亮的同步辐射光”,它的亮度比太阳亮度高1...
咸阳,打造AI创新高地亮出硬实力_手机新浪网
继去年提出“建设西部AI第一城”的口号之后,5月31日中国西部AI创新港又在咸阳正式启动,其主要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展示、AI企业孵化、数字游民栖息地、数字文旅体验等业态,6月底将与300P先进算力中心同步建成投用。 在咸阳高新区,支撑AI创新的高地正在拔地而起。
雄安新区:打造全球创新高地——以平台建设激发创新“裂变”_澎湃号...
聚才引智,筑巢引凤。在雄安新区启动区,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已拔地而起。按照计划,今年12月底这里将全部完工,交付后,科研人员也会陆续搬迁入驻。 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总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包含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生命与健康研究中心等六大研究中心。考虑到实验室的特别需求,项目建设之初,就对房间配电、通风...
中国成为全球产业创新高地绝非偶然
而不公平补贴和廉价倾销就是他们按照惯性思维找出来扣在中国相关产业头上的帽子。只是这个帽子扣的太随意了,连他们自己都越来越发现,很难解释得通为什么电动汽车等产业中国能取得优势,甚至出现《经济学人》最新感慨的“中国成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现象。越是抽丝剥茧地往下看,就越发现这些对中国产业发展“甩锅”式...
浦东新区开放开发34周年 争当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头兵”_手机新浪网
众多“创新高地”拔地而起 人工智能岛就像一个引擎,驱动其他产业共同创新,助力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能级提升。 作为全球光学与光电行业巨头,蔡司在中国可谓是与浦东新区共同成长。早在1999年,蔡司便扎根上海外高桥保税区。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外高桥正式挂牌成立,蔡司也是第一批入驻的外资企业。
北京:全球创新网络中崛起的新高地 - 人民资讯
北京是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最为聚集的城市之一:连续3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世界营商环境排名稳步提升,创新生态充满活力。据《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0》显示,北京的综合创新能力和水平在全球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中位列第五,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崛起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