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年国企人遭遇竞争上岗
所有人都得重新落座。下车的人,需要和年轻人同步起跑找工作,重新开始;而被留下的,则需要应对降本后激增的工作和未知的调岗。为了争夺座位,车上的乘客开始勾心斗角,原本坚固的人情友谊也因此松解。站在竞聘的人生分叉点,临近退休的国企中年人惊觉,30年的工作经验在此刻归零,努力跟上变化已是不易。为了一张...
央国企的中年人,干不动了
最近几年,不少央国企都在推行"干部年轻化",35岁以下、40岁以下成了各类提拔任用的硬杠杠。他们眼睁睁看着比自己资历浅、能力不见得强的年轻人,一个个被提拔上去,心中五味杂陈。可皮球总要有人接,中年人成了那个"最合适"的人选——资历够老,能把能干的活都接了;又不够老,离退休还早着呢,得继续干。
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国央企员工在担心什么?
第一是竞争上岗。就是说,国企的管理岗位不再是"终身制",而是要定期进行竞争。谁有能力,谁就能上位。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人坐在位子上不思进取,也能给年轻人更多机会。第二是末等调整。就是对于业绩考核排名靠后的员工,要进行岗位调整。这样可以激励大家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第三是不胜任退出。就是对于那些确...
裁员广进:央国企大裁员背后的“竞聘上岗”阳谋——重塑“铁饭碗...
当央企国企吹响"竞聘上岗"的号角,曾经象征稳定的"铁饭碗"正在经历建国以来最猛烈的制度地震。考试定生死:竞聘上岗堪比高考。"35岁还要像学生一样考试,考不过就转岗!"总部部门缩减40%,2000人竞争800个岗位,落选者将分流至偏远基层。--数据撕开残酷真相 1. 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78家央企平均用工效率仅为民营龙头...
国央企的“招人潮”,今年彻底退去了
相比之下,30岁左右的人,经验不多但“可塑性强”,更容易迎合企业的“培养需求”。可问题是,你真的给他们培养的机会了吗?结果就是,大量35岁以上的人被迫选择“躺平”,中年危机提前到来。而那些年轻人进了企业后,发现自己不过是“换得勤快”的螺丝钉,干几年就被下一波更年轻的顶替了。党员身份:隐形门槛...
国央企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对普通员工影响到底多大
竞争上岗、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这些原本只在管理层小范围试点的制度,如今被推向所有国企,2025年必须全面实施。政策的出发点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可现实中,普通员工的处境如何?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场改革中公平竞争?“末尾淘汰”真的能淘汰掉庸才?制度出台的第一天,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国企竞聘上岗,先中层干部,后普通员工,如果竞聘失败了怎么办?
国企说是要竞聘上岗,实际上竞聘岗位已经内定好了,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让一部分人走人。你竞聘失败了,要么就把你边缘化、挤兑你,让你难受,要么你就拿补偿金离开。一些自尊心强的人会选择后者。这样的话,一方面企业减员增效,另一方面领导也挤走了看不顺眼的人。大家都觉得国企是铁饭碗。想想1998年那会儿,大批国企...
46岁中年骨干竞聘不过26岁职场新人,真的是“经验输给了颜值”?
一、职场中年骨干败于职场新人,是初心输给了岁月,还是经验输给了颜值?已是中年的牛大姐,入职很早,可以说是公司的“元老”。她几乎伴随着企业的整个成长过程,见证了企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与拼搏。公司起步的那几年,她是绝对的“大管家”,除了不出去跑销售,内部的事几乎她都管了。管钱管物、管...
央国企内部现状:35到60岁的员工,到底该何去何从?
中间这28年,央国企的中年人,该怎么活?央国企里,年龄歧视从不遮遮掩掩。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系统,35岁是一道看得见的天堑。不管你有多少工作经验,不管你有多少专业技能,电脑会直接给你判死刑。“经验太丰富不好管理”是托词。“学习能力差”是托词。“适应不了高强度”更是托词。就是嫌你不够廉价,不够听话...
现实!35岁被嫌老,65岁还不让退!中年人的“30年生死局”怎么破
嫌你老的时候你才35让你退的时候要等到65这30年,让人直接"空挂"是吧?"未来在哪里?"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对个人而言:终身学习不是喊喊而已多元技能是必备良方副业储备要提前开始对社会而言:需要立法反就业歧视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为中年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不然,35岁这道"鬼门关",就会继续困扰着一代又一代...
国企近期要竞聘上岗了,最开始是中层干部,然后是我们这些普通员工...
所以说在国企竞聘上岗,失败是常态,应该说是每个国企工作的人必经之路,有的人刚开始顺一些,有的人一...
中年之后,别再去竞聘国企中层了
中年之后,别再去竞聘国企中层了! 最近在百度上看到很多中年国企员工吐槽,说人到中年了还只是普通员工,心里难免有些意难平。其实,我在国企干了19年,其中15年都是在中层岗位上度过的。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为什么中年之后,劝你别再竞聘国企中层了。 国企中层的苦与累 🌿 国企中层,听起来挺光鲜的,但实际上是个既...
这两点做不到,国企实施“竞争上岗、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风险重重...
今天是2024年10月1日,国庆节!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祖国生日快乐! 国资委提出要求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以下简称竞争上岗制度),可以预见,后续因实施该制度引发的劳动争议不可避免地增加。 对于国企来讲,作为用人单位,在实施竞争上岗制度时,有以下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
尴尬的中层岗位
一、被数字游戏困住的中年人 “60后靠边站,70后不提拔,80后才考虑”,这句在体制内悄然流传的顺口溜,道破了当下中层干部的生存法则。某央企人力资源部的统计显示,2020年至2025年间,该企业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从48岁降至42岁,35岁以下管理者占比从12%升至27%。这种“一刀切”的年轻化政策,让许多深耕基层多年的...
国央企搞竞聘上岗,如何保障好员工利益?
有相关数据明确显示,某国有企业在大力推行竞聘上岗制度之后,近乎 99%的员工都流露出了深深的忧虑。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比如,他们害怕这一制度会引发问责的泛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员工极有可能在毫无充分依据的情况下,被认定为“末位淘汰”的对象,成为不公平竞争的牺牲品。再比如,他们还惧怕责任会层层下压...
“重年龄轻能力,重资历轻实绩”的深层痼疾
要扭转乱象,必须打破“唯年龄论”的思维定式。华为“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的用人哲学值得借鉴——其项目总监选拔完全不看年龄,只要通过“战功积分制”考核即可上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某课题组建议:“建立‘三维评价模型’,将专业贡献(40%)、团队赋能(30%)、创新突破(30%)作为核心指标。”具体落地时...
中年国企员工生存困境,你绝对看不下去,搞明白这3点,选择无悔
我在一个四线小城市的国有企业上班,一个月月薪2000元,工资没有私人企业给得多,好在双休日,工资可以保障及时发放。这种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我一直维持了15年,人已经麻木,失去了斗志,总是日复一日重复地生活,现在人到中年,感觉因为生活在这种单调的环境里,已经与社会脱节,每日做着螺丝钉的工作。能力没...
时至年关,央企国企里各种考核接踵而至,“竞聘上岗”成为大杀器
有员工吐槽,自从对员工搞全员竞聘上岗和末尾淘汰制开始,企业效益是一年不如一年。比如潍柴就经常搞竞聘上岗。现在的国企也不是以前了。最好的就是去事业单位,行政单位,要么就回村!所以说搞竞聘上岗完全是形式主义,我们单位竞聘原来还有人报名参加,后来大家明白了,就不陪着玩了,反正人员已经早内定了,只不过走...
国企干了30年辞职有什么损失
国企干了30年辞职,劳动者将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损失: 一、经济补偿的丧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对于在国企工作了30年的员工,如果其辞职是出于个人原因而非用人单位的过错,那么将无法获得这笔基于工作年限计...
那些被裁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
当裁员的枪声响起,那些被击中的中年人都怎么样了呢?01 盼着被裁,重新出发 2021年,34岁的从林跳槽到北京一家教培公司。刚去没多久,公司因为受行业调整冲击进行了一波裁员,从林在这一波裁员中幸运地活了下来,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和业务的调整,他感觉自己的工作已逐渐偏离了自己的兴趣,心里有了离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