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病了”,禁渔五年变样了?
在物种多样性上,2021至2024年,长江流域累计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种类数比禁渔前(2017—2020年)增加36种。在重点保护物种方面,新监测到长鳍吻、红唇薄鳅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长江江豚分布范围呈现进一步扩散趋势,斑块分布状况趋于缓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保护生物学研究组研究员王克雄告诉《中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长江禁渔五年观察 - 广安市人民政府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 ——长江禁渔五年观察 2024年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7%,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9.5%;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2017年至2020年)增加36种…… 这是9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省召开的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直观展示长江禁渔取得的重要...
长江禁渔将满5年,鱤鱼成群鳜鱼胖成猪,再禁5年鱼类能恢复成啥样
禁渔5 年,鱼类资源快速恢复,但距离历史最高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仅仅恢复了不足三成。所以,接下来的5年时间很重要。如果持续禁渔,未来5年时间,长江鱼类的资源量有望再提升 50%左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鱼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随着鱼种的增多、种群密度的加大,将大大稳固长江的生态系统。
长江禁渔五年,成绩单怎么样?
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今年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9.5%,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7%;2021年到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比禁渔前的2017年到2020年增加36种……在全流域生态保护托举下,长江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勃勃生机。中华鲟、长江...
长江禁渔五年记:长江刀鱼数量明显回升,距离江鲜自由还有多远呢
2021年元旦,长江十年禁渔大幕正式拉开,沿江十五万渔民收起祖传渔网,二十多万人捧上养老保险新饭碗。江岸竖起"水陆空"三防网:无人机天天头顶转悠,上万个摄像头日夜盯梢,2.5万名护渔员轮班巡江。江苏某水产市场暗搓搓流出的"私货刀鱼",两条敢喊五千块,刚露头就被执法队连人带货一锅端。这套组合拳下来,长江...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5年观察: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 中国军网
一度,“‘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化工围江、非法采砂、生态退化……母亲河令人担忧。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挽救生态、保护物种、修复环境,自2021年1月1日起,一项史无前例的战略举措,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启动:十年禁渔。 根据党中央部署,“一江一口两湖七河”,包括长江干流,长江口禁捕管理区...
5年增长近5成,长江安徽段更好,十年禁渔成效显著:鱼多到水发黑
5年增长近5成!长江十年禁渔虽然才第5年,但是其变化已经非常明显了。 这不,9月下旬又迎来了好消息,长江禁渔第五年——长江安徽段土著鱼类物种数增长近五成,不得不说,我国长江十年禁渔开启之后,长江区域的各种生物都在增强,江豚,鱼儿种群数量等等,都在大规模上涨之中。
长江禁渔5年后鱼群“爆炸”!汉江浅滩惊现巨型鱼群,1米多长!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并非孤例,自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类似画面频频出现:重庆万州的野生鱼群密集到“肉眼可见成群的鱼穿梭水草”;安徽池州的黄湓闸因鱼群翻腾导致“江水变黑”;三峡大坝下游甚至出现鳡鱼群游的“水中奇观”。这些现象无不印证着禁渔的成效——长江,正在找回它本来的生命力。五年前的长江,曾是...
5年巨变:长江80斤大鱼都能看到,十年禁渔成效显著,能开放吗?
只能说,我国长江区域的生态系统变好了,这没有任何的争议。5年巨变:长江80斤大鱼都能看到 在我国长江禁渔之前,资源可以说非常稀缺,因为快被捕捞完了,根据长江捕鱼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954年,长江流域天然资源捕捞量可达近43万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捕捞量下降到26万吨,20世纪80年代年均捕捞量在20万吨...
...长江禁渔5年:鱼儿多到染黑江水,江豚归来,水中世界终于复活!
而从生态角度来说,虽然鱼变多了,但生态系统依然脆弱。一旦重新开放捕捞,很可能短短一两年内就打回原形——甚至更糟。很多原本以捕鱼为生的渔民,这几年也逐渐转型找到了新工作。如果真的为长江好,“坚决保护,适度垂钓,杜绝商业捕捞”,才是更可持续的方式。长江恢复,是一个更宏大故事的开始。长江禁渔的成功...
长江禁渔第五年,守护的不只是鱼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鲸类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副研究员郑劲松说道,“十年周期是让鱼类资源量产生‘质变’的关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焕章进一步解释,长江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性成熟年龄普遍在3-5年,十年周期恰好能覆盖两到三个世代,让种群数量实现“质变式恢复”。如果禁渔期过短,...
一江碧水焕新机 长江十年禁渔五年回眸
湖北荆州,江水浩渺,汽笛声声。日前,一场聚焦长江十年禁渔的工作推进会及现场考察在此开启,自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以来,这场“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生态修复行动已迈入第五年。从濒危物种的回归到执法科技的革新再到渔民身份的蜕变,五年来长江边上的自然与社...
长江禁渔将满5年,鱤鱼成群鳜鱼胖成猪!再禁5年鱼类能恢复成啥样
随着鱼类种群的增多和密度的加大,长江江豚等依赖鱼类生存的生物也将逐步摆脱生存危机。同时,鱼类资源的逐步恢复也将对休闲渔业产生积极影响,一些之前因保护生态而禁止垂钓的区域可能会逐步开放,这对于广大垂钓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长江禁渔五年,是生态修复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体现。
从休养生息到生态复兴:长江禁渔五年的生态答卷
在江苏南京长江豚类保护区,训练员轻抚江豚背鳍投喂小鱼的场景,恰似人与自然和解的隐喻。从“人进鱼退”到“鱼跃人欢”,长江禁渔的五年,是中华民族对母亲河的深情告白,更是对子孙后代的庄严承诺。“微笑天使”江豚的每一次跃动,都在诉说一个真理:当人类学会敬畏自然,生命之河必将奔涌不息。讨论话题长江禁渔的...
禁渔近五年,长江鱼儿撒欢长!长江发生哪些前所未有的改变?
这种“看鱼赚钱”的生态经济,正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早就点明:长江生态平衡要靠食物链自然调节,江豚、鳜鱼等“顶级吃货”控制鱼群数量,食草鱼和滤食鱼互相制衡。十年禁渔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当2025年禁渔中期评估启动,长江已用五年证明:给自然喘口气,它必还咱生生不息...
长江马鞍山段禁渔5年 鱼类资源各项指标显著增加
人民网马鞍山8月19日电(记者李希蒙)记者18日从安徽省马鞍山首个“长江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长江马鞍山段禁渔5年,鱼类规模、资源密度较禁渔前分别增长1.5倍、2倍。 渔政巡江执法。马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马鞍山市市长葛斌介绍, 2019年7月,马鞍山市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禁捕和渔民退捕转产,共计...
5年巨变:长江80斤大鱼都能看到,十年禁渔成效显著,能开放吗?
1960年代,长江的天然捕捞量还有43万吨,而到了1980年代,这一数字急剧下降至20万吨。2010年,更是跌破“两位数”,剩下不到10万吨。而数量锐减的背后,是生物链的危机。长江江豚、长江鲟这些濒危物种,如同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倒下一个,带走一片生机。禁渔5年,宜宾段的鱼类种群已从48种上升至92种,鱼的数量...
长江禁渔五年:生态复苏与渔民转型
长江禁渔成效 在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启动的第五个年头,农业农村部于湖北荆州召开了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对长江禁渔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通过实地探访湖北、安徽等地,我们发现,自禁渔政策实施以来,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显著恢复,长江得以休养生息。5月,长江干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迎来了...
长江禁渔五周年:生态恢复与新挑战
通过实地探访湖北、安徽等地,我们发现,自从长江禁渔政策实施以来,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持续的恢复和改善,为长江的生态健康打下了坚实基础。5月,长江干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迎来了鱼类繁殖的盛况。自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全面启动以来,至今已过去五个年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长江干流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