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贴、泡一泡,子宫肌瘤能消失?多款医疗器械贴剂涉违规宣传
在宣称消除子宫肌瘤的产品中,医疗器械类的贴剂产品较多,以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注册产品为主。从产品信息来看,均为穴位压力刺激贴,商家也以此为卖点,打着“中药贴”的名号,宣称为医用级贴膏。但根据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规定,一类医疗器械禁止添加药物成分。在某购物平台的五心大药房旗舰店,一款宫瘤清穴位贴的标题中标注有“中药贴”字样
贴一贴、泡一泡,子宫肌瘤能消失?多款医疗器械贴剂涉违规宣传|子宫...
包装显示,该产品的一类医疗器械证号为“鲁械注准20152090306”,新京报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数据库,该产品名称为“穴位贴敷治疗贴”,注册企业为山东朱氏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朱氏堂”),适用范围/预期用途是“针对人体特定穴位,对中医穴位起刺激作用”,产品组成成分有远红外陶瓷粉、丙烯酸压敏胶、水刺无纺...
贴一贴、泡一泡,子宫肌瘤能消失?多款医疗器械贴剂涉违规宣传
一类医疗器械贴剂:宣称含多种中药成分 或违反医疗器械相关规定 在宣称消除子宫肌瘤的产品中,医疗器械类的贴剂产品较多,以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注册产品为主。从产品信息来看,均为穴位压力刺激贴,商家也以此为卖点,打着“中药贴”的名号,宣称为医用级贴膏。但根据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规定,一类医疗器械禁止添加药物成分。 在...
揭秘行业乱象!大量“械”字号膏药进行涉及疗效的不当宣传
记者在调查时了解到,相比较“国药准字号”的严格审批流程,“械字号”尤其是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只需备案即可生产,极大的缩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所以,大量商家基于消费者对膏药效用本身的认可和对于药品管理规定的模糊,大量生产“械字号膏药”。 记者从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询到远红外磁疗贴注册数量74条,磁疗贴注册数量149...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紧盯直播电商广告、AI生成广告等新兴业态,持续加大互联网广告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有力防范互联网违法广告加剧市场非理性竞争。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互联网违法广告案件22185件,罚没款1.11亿元。现选取一批已办结...
多起涉及医药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有多起涉及医疗器械、化妆品、医疗美容违法广告。 其中,1起案例涉及医疗器械违法广告。市野(郑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互联网发布的“市野医生筋骨疼痛贴”医疗器械广告中,含有“日...
5种医疗器械被曝光 狗皮膏药吹牛上黑榜(图) - 青岛新闻网
5种器械进“黑”榜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次被认定为违法医疗器械的5种产品主要问题就是夸大其产品功效,其中3款膏药贴剂最为严重。 河南省永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骨痛消贴”在2011年1月7日已被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销,但是商家仍然拿着这款注销的产品在销售,并且向患者宣传“不论病情多严重,只需贴敷几次,就...
违法医药广告揭露及法律分析
本次揭露的违法医药广告涉及多款产品,接下来将详细分析每款广告的问题所在。▣ 草原迈通 草原通迈,作为山东佰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的砭贴,以其独特的注册商标和第一类医疗器械的身份(备案号:鲁枣械备20230023),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其广告内容却涉嫌违法宣传,包含如“使用后半边身体恢复感觉,骑...
“侯氏仙草”多次上黑榜:功能性不强、效果不好、虚假宣传
例如,2015年,重庆市工商局发布第3期广告监测警示公告,侯氏仙草上黑榜。其序号为48,产品(服务)名称:侯氏仙草,类别:医疗器械。公告称: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期监测发现,侯氏仙草等广告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违法广告公告制度》,现予以警示公告。警示公告中所涉及的违法广告...
三伏贴市场乱象调查:成分、备案与渠道“三重迷雾”
孙宇昊称,如果涉事宣传材料具有广告属性,则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调查结果,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
三伏贴市场乱象追踪:10万+销量仅为日用品,商家称“和医院差不多...
三伏贴“宣传超纲”已成网购普遍现象,许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不惜夸大三伏贴的功效。以淘宝平台上“可孚医疗器械旗舰店”销售的一款“艾草三伏贴”为例,其销量已超10万件。产品宣称适用于成人和儿童,成分包含艾叶、元胡、细辛、白芥子、甘遂、麝香等传统中草药,乍看之下与医院使用的配方相似。然而,从外包装提供的信
虚假宣传没完没了、网上售卖“三无产品”,这些年你贴过的膏药是不...
原国家食药监总局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贴膏剂类药物已有800多个品种批文,国外进口注册的贴剂类药物有20多个品种,近30家外资公司涉足。 新京报记者从1药网获悉,该平台销售的外用贴膏剂主要以药准字类和械准字类为主,其中械准字...
速看! 这些医疗器械虚假宣传你中招了吗?
从热点事件来看,2020年12月,李佳琦带货美容仪涉嫌虚假宣传是2018年以来传播量最多的事件,传播量达18528条;第二为2019年1月的丁香园“矫形鞋垫”被质疑“天价”且涉虚假宣传事件,传播量为7180条;第三为201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丽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神...
三伏贴市场乱象调查:成分、备案与渠道“三重迷雾”
”企业擅自添加“中医”“治疗”“预防缓解病症”等超出备案预期用途的表述,属于未按照备案内容标注产品适用范围,可能违反医疗器械标签管理强制性规定。孙宇昊称,如果涉事宣传材料具有广告属性,则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市场监督...
三伏贴乱象追踪:“医院同款”仅为日用品|医疗器械|三伏贴|医疗...
然而,从外包装提供的信息来看,该店售卖的这款“艾草三伏贴”属于日用品,并注明“不可替代药品或医疗器械使用”。其执行标准为Q/ NJJJ016,但这是一项企业...消费者对“权威”的信任,成为商家虚假宣传的突破口。“医院同款”“非遗传承”等背书,让原本普通的贴剂摇身一变成为“养生神药”,而这些背书大多经不起推...
警惕直播间“老黑膏”!这3个辨别要点一定要知道
如果直播中该类产品宣称能治疗关节炎、颈椎病等具体疾病,就属于违规宣传。三、非药械类“老黑膏”:明确产品类型,拒绝疗效宣称 当下直播平台中很多“老黑膏”并非药品或医疗器械,多属于保健用品、普通商品、消毒产品(“消字头”)等类型。保健用品:多为地方备案文号(如“豫促健认字”),非国家法定药械文号,...
多起涉及医药领域!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起互联网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紧盯直播电商广告、AI生成广告等新兴业态,持续加大互联网广告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有力防范互联网违法广告加剧市场非理性竞争。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金融等重点领域,紧盯直播电商广告、AI生成广告等新兴业态,持续加大互联网广告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有力防范互联网违法广告加剧市场非理性竞争。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互联网违法广告案件22185件,罚没款1.11亿元。现选取一批已办结...
三伏贴市场乱象调查:成分、备案与渠道“三重迷雾”_京报网
孙宇昊称,如果涉事宣传材料具有广告属性,则同时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调查结果,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