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不是看发了多少论文,要看能够解决老百姓多少问题
在钟南山看来,以前人才培养注重知识学习,但现在,在系统性知识学习之外,还要加强自学,多多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钟南山勉励同学们,“不是看发多少论文,要实实在在做东西出来,能够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才算数。”两位往届南山班学生给钟南山送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2010年,广州医科大学开设临床医学统筹实验班“南山班”,15年来,该校
专访钟南山 - 新华社客户端
钟南山: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我的很多想法甚至灵感,或者一些科研题目,都是从临床实践里来的。我不太习惯从文献中找课题。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我们要经常想到的是,在医学里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你怎么去解决?像我40年前在英国,就开始跟导师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时诊断很清楚,但是治疗很落后,...
钟南山: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做好这9点就赚了健康
在健康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现在大家都在讲幸福。什么是幸福?我认为健康就是幸福!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健康就是一个空心的玻璃球,掉下去以后就碎了。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个皮球,掉下去以后还可以弹...
读懂钟南山说的“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 环球网
钟南山说: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我们要经常想到的是,在医学里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你怎么去解决?像我40年前在英国,就开始跟导师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当时诊断很清楚,但是治疗很落后,后来技术改进了很多,但对病人治疗仍然没有带来实质改变——看到这段话时,我想起一个记者报道中写到的他亲眼目睹的细...
广医南山班成立15周年,钟南山:我会坚持教学直到自己走不动__财经...
活动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2024级南山班40位学生授袍。他说,会坚持站在课堂上教学,直到自己走不动的时候。 2010年,广州医科大学开设临床医学统筹实验班“南山班”,15年来,南山学院培养了10届共349名毕业生。 “不是看发多少论文,而是要落地解决现实问题” “当前,国家需要什么样的...
钟南山:其实,我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人物-转化医学网-转化医学核心...
但在自己的传记《钟南山传》的一开头,钟南山就写下了一句话:“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我从来主张医生应该这样:医德好,最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钟南山认为,医生对病人态度好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获得病人的信任,这样病人才会合作,“一方面会提供很真实的情况,另外一方面会依从医生,你让...
专访院士钟南山: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学者 · 名家-中工网
钟南山:研制疫苗是很必要的。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SARS强很多,传染系数可以达到3.5,也就是说,1个传3个半,而SARS顶多是1个传2个,所以现在有些国家每天增加上万名确诊病例。防治疫情,从历史的情况看,还是要靠疫苗。 我们知道典型的例子,一个是天花,一个是脊髓灰质炎。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都很强,死亡率能达到...
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问:您常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如何看待医生这个职业?钟南山: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我的很多想法甚至灵感,或者一些科研题目,都是从临床实践里来的。我不太习惯从文献中找课题。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我们要经常想到的是,在医学里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你怎么去解决?像我40年前在英国,就开始跟导师研究慢性阻
钟南山:用科学和仁心守护生命的医生 - 今日头条
他说:“医学研究既要解决大问题,也要帮普通人省钱。”他的团队研发出一种便宜的药,让慢阻肺病人治疗费减少了85%。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能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这都和他有关。 结语 钟南山说过:“医生治的不是病,而是人。”从非典到新冠,从年轻到白发,他用科学和善良保护了无数生命。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1)钟南山院士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选文概括并举例...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概括与举例各0.5分)(2)“立地”指的是科研要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注重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2分)(3)“泡”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南山在英国求学时,长时间待在资料室学习的情景,突出了他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精神。(3分)(4)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钟南山比作“勇士”和“铠甲”,...
专访院士钟南山: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新华网
“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4月4日,接受记者专访时,钟南山以一句直击人心的话,道出了医者仁心,更道出了一位84岁老人对生命的体悟。 奔赴:“去武汉的时候有一种比较急迫的心情” 问:您1月18日急赴武汉,到武汉后了解到哪些情况,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钟南山:1月18日下午,我在参加会议讨论广东省抗击疫情部...
敢医敢言的钟南山:“我就是个看病的大夫” - 中国青年网
“我们团队就是有这么个韧劲儿,抢救就是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钟南山跟国外同行交流时,人家觉得很惊讶,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同时解决患者出现的出血问题和凝血问题。钟南山表示,ICU团队所有人在困难面前选择坚守,生命可贵,他们从不轻言放弃。钟南山说,不要受到旧思想的禁锢,也不要受教科书上一些结果的限制。
钟南山:世界科技前沿的探索者与医者使命的践行者
1936年,钟南山诞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钟世藩与母亲廖月琴均为杰出的医者。自幼年起,钟南山便常在医院中穿梭,目睹了父母与众多医生辛勤诊治病人的场景。这种成长经历深深烙印在钟南山的心中,种植下医学的种子。他回忆道:“那时我深切地体会到,医生能够为他人解决问题,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与满足感,这无疑...
(1)钟南山院士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选文概括并举例...
(2)“立地”指科研要能缓解患者的痛苦,解决实际问题。(3)“泡”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南山在英国求学时,长时间待在资料室学习的情景,突出了他刻苦钻研的精神。(4)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钟南山比作勇士和铠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钟南山在医疗工作中勇敢无畏、给予患者保护的形象特点。②高度概括了钟南山在医疗...
钟南山:医疗公益服务“没病防病,小病干预,有病治病”
“我现在还坚持大查房,每个星期查房看到疑难病例,看见病人的诉求,看着病人的眼睛,看到他们的期待,我就感觉自己有了更大动力——一定要跟大家一起解决困难!”钟南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医生不能离开工作,工作中与患者交流,帮助医生获得更多前行的动力。另一方面,患者可以给予医生很重要的心理支持、精神支持。钟...
钟南山:病人病情不重时,应该是医生去“找”病人
“我现在还坚持大查房,每个星期查房看到疑难病例,看见病人的诉求,看着病人的眼睛,看到他们的期待,我就感觉自己有了更大动力——一定要跟大家一起解决困难!”钟南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医生不能离开工作,工作中与患者交流,能帮助医生获得更多前行的动力。另一方面,患者可以给予医生很重要的心理支持、精神支持。钟...
钟南山院士: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你看完就赚了健康。_锻炼_生活_个度
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 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 达到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 走路是要解放双手,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如锻炼脊椎的10点10分法、...
新周人物丨钟南山:医生看有病的人,不是看病人的病 - 知乎
这样的话,促使我们去准备,询问和请教来解决这些疑难问题。有些病,不能做出确诊的话,我也会打电话给其他科的医生,一起来共同解决,我现在越来越像一个全科医生。 《新周刊》:您父亲和您儿子都是医生,三代从医,一以贯之的共同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钟南山:最大的不变有两条:一条是对病人的责任感,...
钟南山:不是看发了多少论文,要看能够解决老百姓多少问题_腾讯新闻
在钟南山看来,以前人才培养注重知识学习,但现在,在系统性知识学习之外,还要加强自学,多多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钟南山勉励同学们,“不是看发多少论文,要实实在在做东西出来,能够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才算数。” 两位往届南山班学生给钟南山送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
钟南山:从没忘记当医生主要针对大多数老百姓的困难和疾病-中新网...
【同期】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我们从来没忘记当医生、搞医务工作主要针对大多数我们老百姓遇到的困难问题和疾病,还有我自己也是搞胸肺疾病的,所以这个体会是非常深的,我在50多年前来到广州,当时看的肿瘤病人都是非常晚期,为什么他都是有很明显的症状才来看的,那根本就活不了多久了,现在呢我们有普查,有早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