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权威快报丨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记者9月15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针对此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的位于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卓让村扎陵湖北岸的石刻,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经审慎研究,认定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新华图讯丨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新华图讯丨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这是文物考古工作者于2023年7月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畔对尕日塘秦刻石进行现场考察时拍摄的该刻石遗迹照片。新华社发 记者9月15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针对此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的位于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卓让村扎陵湖北岸的石刻,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
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实证古代"昆仑"地理位置...
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唐代文献称之为“柏海”,是从中原进入西藏“唐蕃古道”的枢纽地带。 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这一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时...
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找到了
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唐代文献称之为“柏海”,是从中原内地进入西藏“唐蕃古道”的枢纽地带。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这一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时也是保存最为...
新华社消息|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新华社消息|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记者:史卫燕、白玛央措、杜笑微 编导:季晓庄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 新界 | 河南手机报
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秦代刻石 记者9月15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针对此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的位于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卓让村扎陵湖北岸的石刻,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经审慎研究,认定为秦代石刻,...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是真是假?作者仝涛首次回应质疑!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的文章。该文介绍,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仝涛认为,这一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刻石,能证明秦始皇当年派人采药的昆仑山的大致...
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唐代文献称之为“柏海”,是从中原内地进入西藏“唐蕃古道”的枢纽地带。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这一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时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
青海“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陷入真假争议,涉事各方回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8日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该文介绍,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这一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时也是...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发现者仝涛回应“真伪之争”
6月8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的署名文章《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其中记录了他们在青海省扎陵湖北岸发现一处37字的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记录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之事。文章中首次提出:这块位于黄河源的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
作者首次回应,青海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发现
6月8日,仝涛在《光明日报》发表《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文中首次提出,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时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该文一经刊出立刻引发了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个领域学者的关注与热烈讨论。清代...
青海发现37字石刻,揭开秦始皇求仙问药真相,专家:或将改写历史
而秦始皇使团入藏,比之早了800多年,若是内容为真,他不仅揭开秦始皇“求仙问药”真相,还是补全了文献记载的缺失,证明古人探索藏区,打通道路,寻至黄河源头的时间,要更早一些,不过也有部分的专业人员,声称此处刻石,伪造而成,并非秦代所刻,目前争议偏大。实际上,早在2020年,这一秦代小篆已被发现,只是...
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采长生不老药的石刻,在昆仑山找到了
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唐代文献称之为“柏海”,是从中原内地进入西藏“唐蕃古道”的枢纽地带。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这一黄河源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同时也是保存最为...
青海玛多扎陵湖发现秦代摩崖石刻,记录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
据介绍,这一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刻题记,其意义十分重大。图为石刻线描图。王存存 临摹 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唐代文献称之为“柏海”,是从中原内地进入西藏...
重大考古发现“昆仑石刻”,假的?
他表示,关于刻字风化程度,许多人常以想象来推测秦代刻字的状况,然而,若参考全国各地的汉代摩崖石刻以及巴基斯坦洪札河谷的北魏刻字,会发现很多字迹至今仍非常清晰。“关于黄河源刻石的年代,侯光良教授提出的元、清说可能性很小。综合各方面特征,我基本倾向于认为这就是秦代刻石。”而从文本角度,对于“昆仑山”...
新见秦五大夫翳刻石初探 _光明网
新发现刻石是五大夫翳让人刻下来记录自己一行“到此一游”式的题记,因此一些文字刻写不尽如传世峄山刻石等“精致”“完美”,但并不能以此为据而否定之。 ●刻石之名 仝涛先生论文题目称新发现刻石为“采药昆仑石刻”,正文称其“黄河源石刻”。这两个命名都有不当之处。
青海玛多扎陵湖发现秦代摩崖石刻,记录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
据介绍,这一石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留下的唯一一处还现存于原址的刻石,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石刻题记,其意义十分重大。图为石刻线描图。王存存 临摹 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唐代文献称之为“柏海”,是从中原内地进入西藏...
2200多年前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青海考古发现引发巨大争议
6月8日,中国社科院的考古专家发文称,在青海黄河源发现2200年前,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的石刻。文章说,青海省玛多县海拔4300米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最大的两个淡水湖,近期考古工作者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该石刻镌刻字体为典型的秦小篆,所刻内容为:“皇帝/使五/...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陷真假争议:5年前已发现,专家称曾推断...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在媒体发表《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文章称,考古工作者近期在扎陵湖北岸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一处37字秦代摩崖石刻题记。仝涛认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