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护身符”
曾几何时,低龄仿佛成了部分未成年人肆意妄为的“护身符”。但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将刑事责任年龄从十四周岁下调至十二周岁,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漫漫长路上点亮了一盏警示灯。这一举措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发展以及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新变化,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潜在的低龄...
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四位代表热议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戒...
近年来,多地出现低龄未成年人严重违法犯罪案件,引起社会关注。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肯定最高检通过依法核准追诉向社会释放明确信号,即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同时表示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犯罪本身的惩处,更重要的是通过预防、干预和教育,来减少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
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 - 文峰区法院网
这一信号的释放,更是对潜在犯罪行为的强烈震慑,尤其警示那些徘徊在犯罪边缘的未成年人,年龄不是“护身符”,任何触犯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打击。 从13岁男孩性侵8岁女童警方不予立案,到男孩学校遭霸凌父母讨说法被踢出群……一段时间以来,未成年犯罪事件频发。《人民日报》发文评论称:“坚决遏...
检察日报: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
那么,如何看待最高检作出的核准追诉决定?“最高检在综合全面考量后作出核准追诉决定,符合刑法的相关规定。”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王贞会告诉记者,对于这起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最高检作出这一决定,向社会传达出这样一种立场: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人民网评:低龄不再是恶行的“免罪金牌” - 人民网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偶有发生,社会各界要求预防和惩戒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呼声非常强烈。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
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
根据这一规定,追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低龄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需要符合下列条件:实施的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犯罪行为;客观上需要造成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等后果;对行为和行为人进行主客观相结合的审查后需要达到情节恶劣的标准。而在程序上,需由案发地检察机关层报最高检,经最高检...
【作文素材】法律不为低龄犯罪留兜底, 年龄也并非“小恶魔”的...
【作文素材】法律不为低龄犯罪留兜底, 年龄也并非“小恶魔”的挡箭牌。, 视频播放量 218674、弹幕量 767、点赞数 67209、投硬币枚数 7873、收藏人数 18484、转发人数 642, 视频作者 南辰作文素材, 作者简介 叶圣陶杯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关注工仲号“在下南辰”回复“作文
[第一时间]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牌” 最高检核准追诉“邯郸...
正在播放[第一时间]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牌” 最高检核准追诉“邯郸初中生被害案” 《第一时间》 20240412 2/2 00:56:30 《第一时间》 20240412 1/2 00:57:02 本期内容 [第一时间]身边的安全 重庆:司机疲劳驾驶 面包车撞上护栏 00:01:19 [第一时间]身边的安全 江西井冈山:司机醉驾 车辆径直撞上...
低龄不是“免罪牌”
但随着犯罪低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刑事责任年龄被一些低龄犯罪分子当成了“护身符”。对此,2021年3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17条新增第3款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
年少轻狂,不是犯罪“护身符”--湖南长安网
年少轻狂,不是犯罪“护身符” 2020年1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于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其中,关于将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至12岁的规定引发了众多关注。 关于下调刑事责任年龄的社会背景,首当其冲的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
壹点探针|低龄不是“免罪金牌”,未成年犯罪的防线在哪儿
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马皑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案,却有着成年人的老练,他们精心策划、事前准备、事后伪装,能够达成合意,步调一致,没有敬畏与恐惧。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王贞会解读,最高检作出这一决定,向社会传达出一种立场: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据...
年龄不是逃避刑事责任的“护身符”——访兵团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根据刑法,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很多人还记得2013年山东东营14岁少年捅死同学的案件,这名14岁的少年最终被判无期徒刑。由此可知,年龄并非逃避惩罚的“护身...
专家解读:#为何对屡屡触犯法律的未成年... 来自央视网快看 - 微博
【专家解读:#为何对屡屡触犯法律的未成年人进行保护#?】#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牌#近年来,随着犯罪低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刑事责任年龄被一些低龄犯罪分子当成了“护身符”。对此,2021年3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17条新增第3款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
[第一时间]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牌” 最高检核准追诉“邯郸...
[第一时间]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牌” 最高检核准追诉“邯郸初中生被害案” 相关视频 00:03:11 [第一时间]天气预报 20250216 00:01:10 [第一时间]德国:慕尼黑汽车冲撞人群事件中两名伤者死亡 00:01:38 [第一时间]印度首都一火车站发生踩踏事件 至少18人死亡 00:01:32 [第一时间]香港举行“港产...
及时语 | 最高检表态冲上热搜:年龄不是作恶犯罪的“护身符”
这一强调的意思很明确,最高检并不会放纵未成年人从事恶性犯罪,虽然并没有直接点名,但联想到最近一起标志性个案,检察长的表态体现了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或可为更多潜在的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侦办与审理指明方向。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2023年6月披露的数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上...
东湖评论:年龄绝非“免罪金牌”,“刑事追诉”彰显正义
《未成年人保护法》本意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受害者的“保护伞”,而不是杀人犯的“护身符”。法律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犯罪的成本,不能因为未成年人的身份而让杀人者逃避法律的制裁。在这种情况下,启动相关法条,体现着司法机关对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的立场,确保了公平正义的实现。最高检核准追诉,...
未成年不是护身符!触犯法律底线必须严惩!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时有发生,触目惊心。而根据修改前的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更令人痛心的是,有的孩子犯罪后因未到刑事责任年龄免于刑罚,多年后居然再度犯案,且手法更加残暴。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
年龄小决非作恶者的“免罪符” - 重庆日报网
第3款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将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从之前的14周岁,个别性地、有条件地下调到12周岁,提供了在司法体系内处理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的一种...
#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经最高人... 来自正义网 - 微博
【#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经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核准追诉,2024年12月30日,法院对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3名未成年被告人作出一审宣判。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肯定最高检通过依法核准追诉向社会释放明确信号,即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金牌”。如何看待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戒和预防?四位代表热议↓↓ °低龄不是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