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官员:搞了4年、规模达230亿美元,振兴“印度制造”计划失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印度希望以“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的计划被爆夭折。路透社3月21日援引4名印度政府官员的消息爆料称,印度政府搞了4年、规模达230亿美元的制造业扶持计划未能实现目标,该计划将不再延期。2020年,莫迪政府推出雄心勃勃的所谓“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即鼓励14个领域的制造业企业...
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计划被爆夭折 雄心未竟_中华网
印度曾希望以“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但这一计划最终未能实现目标。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政府为期四年的230亿美元制造业扶持计划已经结束,并且不会延期。 2020年,莫迪政府推出了名为“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的项目,旨在鼓励14个领域的制造业企业在印度扩大生产,并根据生产情况提供现金奖励。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5...
印度制造替代中国制造?是危机还是伪命题,解读印度的奇葩逻辑|莫迪|欧美...
中国的制造业第1大国地位被印度取代,未来三五十年都不会发生。先看看最近发生的事,上个月苹果宣布将部分产能从印度转回中国代工厂,原因是印度厂组装的iPhone15出现不少问题:一方面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零部件效率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印度厂代工的良率只有50%,且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的卫生问题,双重buff导致欧洲与我们市场销量受...
印度想取代中国?现实却让它“被狠狠上了一课”
这几年,印度总爱和中国制造业较劲,甚至喊出“取代中国”的口号。听着挺威风,仿佛只差一步就能登顶“世界工厂”。可真要细看,人家拿什么跟中国比?港口不如、交通不行,基础设施跟不上,工业体系还缺胳膊少腿。就好像穿着拖鞋比赛马拉松,能跑得过吗?喊口号容易,可真正干起来,印度能行吗?事情要从2017年...
富士康印度半导体厂夭折,会连累苹果代工吗?
东南亚,也先印度一步,成为富士康布局汽车代工制造的桥头堡之一。去年5月,富士康与泰国国家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将通过提供完整产业链服务,协助相关车企在泰国和东盟地区加快电动车的生产和销售。不过,跨界进入汽车领域的富士康,如同其在印度夭折的造芯计划一样,眼下也遭遇了挫折。6月份,电动汽车创业公司...
外资撤离潮涌现,中国和印度谁将成制造业新中心?
最终的结果是,印度的“世界工厂”梦被一次次现实打击,外资企业接二连三撤离,莫迪的“印度制造”计划陷入尴尬。而中国制造业不仅没有被“空心化”,反而在完成产业升级后,变得更强大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成了外资的新宠,出口总额遥遥领先印度、越南和墨西哥。很多外资企业发现,中国市场依然是不可替代的。从这件事...
...撤离脚步!莫迪也没想到,“印度梦”这么快就破碎了_中国_制造...
2024年,当苹果宣布将部分iPhone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印度时,莫迪政府曾高调宣称这是“印度制造”的里程碑。 美国企业涌入印度的表象下,似乎印证了西方“替代中国供应链”的构想。然而短短一年后,特斯拉暂停印度建厂计划、富士康削减印度投资、苹果代工厂因罢工频繁陷入产能危机……这场被寄予厚望的产业转移实验,正在加速崩塌...
"耗资230亿美元挑战中国制造,仅四年就凉了…"
当地时间3月21日,路透社援引四名政府官员的消息独家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政府已决定终止一项230亿美元、旨在激励国内制造业的计划,而这项“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推出仅四年,初衷是为了吸引企业离开中国。 据悉,通过该计划,印度政府原本希望到2025年将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提高到25%,并承诺,如果企业各自在截...
2000万订单突然取消!莫迪也没料到,外媒:印度把事情闹大了
一直以来,印度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制造业方面超越并取代中国的位置,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为此,莫迪团队可没少费心思,不仅推出了一系列吸引苹果等外资的激励政策,以求复制中国的成功之路,而且还频频限制中国制造的某些零部件进入当地市场,试图让“印度制造”扛起各个产业大旗。然而,印度的这些举措却并未给...
莫迪撕毁中国零部件2600万大单,想摆脱中国,是在向美国表忠心吗
印度国防部近日宣布取消一笔价值2652万美元的无人机订单,理由是发现其中含有中国制造的零件。这个原本将部署在中印边境的400架无人机订单,被印度以"存在重大安全漏洞"为由叫停。与此印度还宣布要对所有国产无人机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没有中国的"影子"。在全球供应链紧密相连的今天,印度这种极端的"去中国化"行为,...
"印度制造"难以取代"中国制造"
"印度制造"难以取代"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印度《海峡时报》新加坡注意力新加坡《海峡时报》今年9月3日的报道多少有点危言耸听的味道.该报撰文指出,随着"中国制造"遭遇麻烦,世人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另一个正在崛起的亚洲大国印度.尹洛不详VIP党建文汇月刊
取消超2000万订单,被美邀请后,印度掀桌子了:坚决不用中国制造
说白了,印度这次的行为,很可能是为了向美国展示其立场的一部分。印度政府似乎希望借此机会向美国表明,它愿意与西方国家站在一起,特别是在科技和制造业方面。对于印度来说,这更像是一个“投名状”——通过拒绝中国制造,表达它有意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决心,甚至暗示它要逐步替代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制造地位。要理解...
为讨好美国,印度突然撕毁中国的2000万大单,最终沮丧地认清现实
他的理由是经过评估,发现这些无人机用了很多中国制造的零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印度所说的那些道理看似坚定明了,然而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其实是莫迪迎合特朗普的策略。毕竟莫迪计划在12号前去美国,得先搞清楚特朗普的喜好,才能在美国得到更多的利益。要理解莫迪此举的背后原因,得关注一...
印度动作不断,想取代中国,美却对印度泼冷水
实际上印度政府为了改变印度制造业的困境也曾想了一些办法,在2014年,当时上任不久的总理莫迪公布了一项新战略,名为“在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这有点效仿中国制造的嫌疑,但是在印度这项战略实施后的近十年,印度制造业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自“印度制造”计划启动以来,制造业...
莫迪“大计”屡屡受挫,外媒“一针见血”:没中国印度啥都干不成
莫迪政府当年信心满满地推出"印度制造"计划时,恐怕做梦也没想到会落得如此尴尬的境地。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本想打造一个能与"中国制造"抗衡的印度制造业王国,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事情要从2020年说起。那年,中印两国在边境地区发生了严重冲突。莫迪政府借机对中国投资采取了强硬措施,大有一副要把中国企业赶尽杀绝...
中国手机撤出印度,订单暴跌七成,富士康的印度工厂濒临倒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富士康在印度的苹果手机工厂却是一片繁忙景象,昼夜不停地赶制订单。这种反差,不禁让人深思:印度政府的这种"收割"行为,究竟是短视还是另有所图?印度政府的这种行为,背后其实暗藏着一个野心勃勃的"印度制造"梦。莫迪和印度精英阶层心中有一个宏大的蓝图:打造全球制造业中心,取代中国在国际...
莫迪的“计划”屡屡受挫,外媒一针见血:没中国印度什么也做不成
莫迪政府对“印度制造”的计划,可谓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然而,在实际发展中,此计却屡遭挫折。外国媒体对此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对印度进行了无情的抨击。近日,英国路透社就印度制造业最近几年频频遭遇挫折的情况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在英媒体眼中,印度为了追赶中国的制造水平与规模,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但事实却并非...
一边邀请中国投资,一边对华加征关税,莫迪政府的制造业美梦破碎
可以说自莫迪上台以来,推动“印度制造”的发展就一直是莫迪政府的核心政策之一。莫迪也为此提出了不少雄心勃勃的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印度政府对于承接中国产业链转移,接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目标。不过目前来看,印度政府的雄心壮志似乎还没开始,就已经走向了结束。时至今日,印度制造业占全球市场的...
取消超2000万订单,被美邀请后,印度掀桌子了:坚决不用中国制造
在美方大规模对中企征加关税的情况下,印度又突然拒绝“中国制造”,很难不让人猜测,难不成这是一份“投名状”?毕竟,美方对中国制造一直都颇为忌惮,印方则是想成为世界工厂、替代我国制造业中心的位置,从这些角度看,他们媾和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对印度投资好不容易才又建立起的信任,...
莫迪的大计屡屡受挫,外媒“一针见血”,没中国印度什么都干不成
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一些中国企业的大额投资计划被印度政府拒之门外。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中国企业原本计划在印度投资数十亿美元,但这些投资计划都因为印度政府的限制政策而搁浅。这些投资本可以为印度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来先进技术,提升制造业水平,但现在这些机会都白白流失了。有趣的是,印度政府在某些方面又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