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病了”,禁渔五年变样了?
必须全面禁渔了。2019年5月,马鞍山市相较长江禁渔提前了一年半,开始拆解渔船,实行禁捕退捕。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德军全程参与了禁渔初期的执法工作,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渔民几代人都以捕鱼为生,习惯了在船上的生活,甚至有些人不在船上感受水面的晃动,就睡不着觉,所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禁渔第五年 亮出成绩单(人民日报5月16...
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今年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9.5%,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7%;2021年到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比禁渔前的2017年到2020年增加36种……在全流域生态保护托举下,长江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勃勃生机。 中华鲟、长江江豚、长...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长江禁渔五年观察-新华网
2024年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7%,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9.5%;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2017年至2020年)增加36种…… 这是9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北省召开的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直观展示长江禁渔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效。 长江,是...
长江禁渔将满5年,鱤鱼成群鳜鱼胖成猪,再禁5年鱼类能恢复成啥样
禁渔5 年,鱼类资源快速恢复,但距离历史最高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仅仅恢复了不足三成。所以,接下来的5年时间很重要。如果持续禁渔,未来5年时间,长江鱼类的资源量有望再提升 50%左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鱼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随着鱼种的增多、种群密度的加大,将大大稳固长江的生态系统。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渔5年观察: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 - 中国军网
一度,“‘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化工围江、非法采砂、生态退化……母亲河令人担忧。 “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为挽救生态、保护物种、修复环境,自2021年1月1日起,一项史无前例的战略举措,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启动:十年禁渔。 根据党中央部署,“一江一口两湖七河”,包括长江干流,长江口禁捕管理区...
禁渔5年草海变“秃海”!大鱼吃光水草,给长江禁捕带来哪些警示
禁渔5年草海变“秃海”!大鱼吃光水草,给长江禁捕带来哪些警示 Hi科普啦 发布时间:2分钟前用观众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文化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5年增长近5成,长江安徽段更好,十年禁渔成效显著:鱼多到水发黑
5年增长近5成!长江十年禁渔虽然才第5年,但是其变化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不,9月下旬又迎来了好消息,长江禁渔第五年——长江安徽段土著鱼类物种数增长近五成,不得不说,我国长江十年禁渔开启之后,长江区域的各种生物都在增强,江豚,鱼儿种群数量等等,都在大规模上涨之中。所以,这不难想象,在10年禁渔周期结束...
长江禁渔第五年,守护的不只是鱼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的第五个年头,农业农村部近期在湖北荆州召开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介绍长江禁渔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比禁渔前2017年—2020年增加36种,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提升明显。2024年涉渔行政案件同比下降24.7%,2025...
长江禁渔将满5年,鱤鱼成群鳜鱼胖成猪!再禁5年鱼类能恢复成啥样
一些之前因保护生态而禁止垂钓的区域可能会逐步开放,这对于广大垂钓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长江禁渔五年,是生态修复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体现。它告诉我们,只要给予自然足够的尊重和耐心,奇迹就会发生。未来五年,让我们继续期待长江生态的华丽蜕变,共同见证这条母亲河的再次繁荣。
不禁渔,长江就什么都没了!十年禁渔第...@胤徵的动态
长江里那些消失十多年的‘刁子鱼’(鳤鱼)真就冒头了!”去年夏天,江西瑞昌的退捕渔民沈水松在江边巡逻时,瞅见一群江豚追着鱼群翻腾,激动得差点把对讲机甩进江里。 这可不是他眼花,禁渔才到第五个年头,长江的鱼群多到能让人看花眼,连专家都直呼“这恢复速度比预想快多了”。 但时间倒回五年前,长江可是另一幅...
5年巨变:长江80斤大鱼都能看到,十年禁渔成效显著,能开放吗?
只能说,我国长江区域的生态系统变好了,这没有任何的争议。5年巨变:长江80斤大鱼都能看到 在我国长江禁渔之前,资源可以说非常稀缺,因为快被捕捞完了,根据长江捕鱼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954年,长江流域天然资源捕捞量可达近43万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捕捞量下降到26万吨,20世纪80年代年均捕捞量在20
禁渔近五年,长江鱼儿撒欢长!长江发生哪些前所未有的改变?
这种“看鱼赚钱”的生态经济,正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早就点明:长江生态平衡要靠食物链自然调节,江豚、鳜鱼等“顶级吃货”控制鱼群数量,食草鱼和滤食鱼互相制衡。十年禁渔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当2025年禁渔中期评估启动,长江已用五年证明:给自然喘口气,它必还咱生生不息...
禁渔5年鱼满为患,草海被鱼群啃成了秃海,长江禁渔会重蹈
草海变“秃海”! 禁渔五年反酿生态灾难,长江十年禁渔会步后尘吗?贵州草海,这片曾经水草丰美、候鸟成群的云贵高原明珠,禁渔五年后竟成了“秃海”——1.2亿条草鱼和鲤鱼啃光了90%的水草,湖水浑浊发臭,候鸟饿着肚子与鱼群抢食。 而此刻,长江正迈入十年禁渔的第五年,同样的保护政策会否引发另一场生态崩坏...
“长江病了”,禁渔三年恢复的怎样?-中新网
“长江病了”,禁渔三年恢复的怎样? 长江水生态大考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张馨予 发于2023.12.18总第1121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在这次会议上得到审议。会议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
长江十年禁渔已过半,多种珍稀鱼类再现!5年后还会接着禁渔吗?
据一项调查表明,长江禁渔几年以来,鱼类资源数量仅仅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的3成左右,再过5年时间,大概能恢复到6-7成。另外,鱼的数量多了,并不代表长江的生态系统就稳固了。鱼类密度只是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一项指标而已,就像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数量就算再多,把整个长江填满,也仅仅只是四种鱼而已。一个稳固的生态...
长江禁渔多种鱼类重现,一次产卵20万粒的白鲟,为何没能幸存?
一、长江禁渔5年,这些“老朋友”回来了!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鱼类科普博主,今天咱们来聊聊长江禁渔这五年来的“成绩单”。2020年启动的“十年禁渔”,转眼已经过半,这条母亲河到底发生了啥变化?好消息是:一些消失多年的“珍稀鱼类”真的回来了!比如鳤鱼,这种长得像“圆管”的鱼,过去因为过度捕捞,十几年没...
长江禁渔5年后鱼群“爆炸”!汉江浅滩惊现巨型鱼群,1米多长!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并非孤例,自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类似画面频频出现:重庆万州的野生鱼群密集到“肉眼可见成群的鱼穿梭水草”;安徽池州的黄湓闸因鱼群翻腾导致“江水变黑”;三峡大坝下游甚至出现鳡鱼群游的“水中奇观”。这些现象无不印证着禁渔的成效——长江,正在找回它本来的生命力。五年前的长江,曾是...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长江禁渔五年观察 - 生态中国网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长江禁渔五年观察时间:2025-05-12 16:03:58 来源:新华社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长江禁渔五年观察 开始 / 结束上一篇: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减负增实效成为突出亮点 下一篇: “两山”回响丨浙江人如何爆改海岸线 相关推荐
一江碧水焕新机 长江十年禁渔五年回眸
湖北荆州,江水浩渺,汽笛声声。日前,一场聚焦长江十年禁渔的工作推进会及现场考察在此开启,自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以来,这场“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生态修复行动已迈入第五年。从濒危物种的回归到执法科技的革新再到渔民身份的蜕变,五年来长江边上的自然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