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丨四问本轮华北强降水 极端性显著 夜间防范需加强-中国气象局...
张涛表示,此次华北暴雨成因复杂多样,首先是夏季风充足的水汽输送,为降雨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同时,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既是热量充足有利于不稳定大气层结形成,进而导致强对流暴雨发生的区域也是西风带天气系统可以影响到的地方,在西风带冷空气的影响下,冷暖交汇与暖区对流共同加剧了降水的强度、扩大了降水的范围。 此外,太行山...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数据网
暖湿气流一旦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形成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 此外,“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的时期,由于台风本身携带大量的水汽,一旦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北上,会造成防汛形势陡然紧张。历史上就有多个台风在此期间影响北方地区,华北地区的降雨通常会显著增加。 32年间“七下八上”存在明显变...
持续时间长 累计雨量大 叠加效应明显!专家解读北方强降雨丨首席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叠加效应明显、部分地区有极端性是此轮强降雨天气的特点。部分地区过程累计降水量将达50毫米至100毫米,局部地区将达100毫米至200毫米,不排除个别地区降水量超过200毫米。内蒙古中西部偏南及其以东、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黑龙江南部和吉林中西部地区累计...
南方洪涝、北方“梅雨”,今年气候为什么如此反常?
数据显示,大气持水能力增强使极端降水概率提升20%,副热带高压异常北跳推动传统南方梅雨带向华北延伸,而东海异常升温与拉尼娜现象则进一步扰动东亚季风系统。气象部门提醒,南方需警惕6月15-20日、6月28日-7月3日、7月10-15日三轮强降雨叠加引发的流域性洪水;北方则需防范海河流域"内涝-山洪"耦合灾害及黄淮极端...
明后天北方降雨进入最强时段,中东部“桑拿天”持续发力-荆楚网-湖北日...
内蒙古局地降雨具有极端性 今天起,北方新一轮强降雨已经拉开帷幕,内蒙古中部等局地出现了明显降雨。未来三天,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且稳定,水汽将沿其外围不断向北输送;同时,副热带高压北侧西风带上有低槽东移,冷暖空气交汇,北方将维持多雨的形势。 明后天(24日至25日)将是这轮降雨的最强时段。由于副热带高压保...
数据新闻丨今年华北地区的雨格外“早”和“多”?而降雨还在继续……
从数据统计还可以看到,1991年以来,华北雨季的累计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明显偏多,2000年后呈现减少趋势,但在2020年后降水量又呈明显增加趋势。 不少人感觉,今年北方的降雨似乎“格外多”。以内蒙古和河北为例,今年以来(1月1日至7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的平均降水量达229.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北方极端暴雨增多:原因与应对挑战
专家指出,今年冬春季我国气候均出现了异常变化。冬季气温呈现前冷后暖的趋势,而春季则多次受到强沙尘天气的侵袭,同时强对流天气也频繁出现。进入夏季以来,北方多地更是出现了强降水天气过程。专家表示,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不断涌现,是多时间尺度气候异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2 ◉ 西风带环流与极端天气 根据...
局部降雨创历史极值!内蒙古本轮强降雨接近尾声_央广网
据监测数据显示,有的站点小时雨强超50毫米,局部更是达到100毫米以上,强降水区域还存在叠加效应,极端性显著。有部分站点雨量突破历史极值:7月23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最大1小时降水量83.4毫米,打破历史纪录;7月25日,呼和浩特站最大1小时降水量46.8毫米,超过历史极值;7月23日20时至7月24日20时,乌兰察布市丰镇日降水...
今年北方雨水特别多,天气越来越极端了吗? - 新京报
疑问五: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公众要如何做?周兵:面对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我们公众在应对气象灾害这方面的素质要得到一些深化。要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需要掌握一定的防御技能和手段。比如说我们在外面旅游的过程当中,突然出现雷阵雨、强降水天气,应该怎么样躲避?这些都是...
多地暴雨、大暴雨!本轮华北强降水何时结束?__财经头条__新浪财经
“在本轮降水过程中,我国北方共有19个站点打破同期历史月极值,其中13个站点更是刷新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说。 据介绍,在此轮降水过程期间,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累计降水量普遍超过100毫米,石家庄北部、保定西部等区域累计降水量突破400毫米,充分展现此次过程的极端性。 7月25
气象分析“七下八上”关键期:北方防汛进入最严峻阶段_监测_台风...
这一时段(7月16日至8月15日)因华北、东北地区降水集中、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北方防汛的“心脏期”。据水利部监测,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已发生19次强降雨过程,较常年偏多2次,而“七下八上”期间,区域性旱涝并存、局地极端暴雨风险显著升级,防汛形势呈现“北涝南旱、台风叠加”的复杂格局。
从数据看今夏北方雨水为何显得“格外多”-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题:从数据看今夏北方雨水为何显得“格外多” 新华社记者黄垚 不少公众感觉,今年夏天北方的降雨似乎“格外多”。近期,华北、黄淮和东北地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并引发洪涝灾害。北方的雨为何集中下在这一时段?从实际数据看,今年雨水真的偏多吗?
北方雨水增多:数据洞察及深层分析
这表明今年的降雨具有强度大、来势猛的特点。短时间内的大强度降雨和累计雨量的偏多,也印证了公众对于北方地区雨水偏多的感受。统计数据还显示,“七下八上”期间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的站点数量近年来大幅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过去两年(2021年和2022年)华北雨季的持续时间也显著超过了常年的平均水平...
探析:气候变暖下,我国主雨季极端小时降水有何变化?
其中,华南、环渤海、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等四个地区为极端降水的大值区。尤其是在华南和环渤海的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的湖北省中东部,以及四川盆地的雅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极端降水强度最为显著。随着降水极端性增强,这些大值区的中心逐渐向北移动,表明北方地区的降水极端性更强。
华北东北持续多雨,这些地方需警惕极端降雨致灾
除了北方的降雨,周末两天,华东沿海一带受台风影响,降雨也会增多。目前,海上的台风还是十分活跃。不过,由于7号台风“范斯高”和8号台风“竹节草”互相争夺水汽,导致强度都逐渐削弱。截至今天17时,台风“范斯高”已减弱为热带低压,台风“竹节草”由强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风暴级。虽然这两个台风强度都不强,但...
时间长、雨量大 新一轮降雨今起将影响北方地区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23日到26日,我国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明显的强降雨过程。这次过程覆盖的范围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中部。上述地区普遍会有50~100毫米的降雨,部分地区可能会有接近或超过200毫米的强降雨。这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阶段性较强等特点,部分地区与前期降雨落区叠加,影响较...
来点科学|北方为啥“变湿”了?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解读_新闻频道_中国青 ...
“出门像被牛舔了” “晒一天被罩终于馊了”——今年夏天,一些北方网友体会了一把“史诗级潮湿”。为何感觉北方“变湿”了?这是否说明北方的气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解释,多雨中心通常指某一个区域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目前我国处于多雨中心北移的周期内,这意味着相对于自身而言,北...
北方!警惕累计降雨的极端性!
视频内容:23-26日,北方将陆续出现新一轮大范围降水,其中内蒙古中部强降雨持续时间较长、累计雨量大,尤其是河套一带累计雨量可能具有一定的极端性!编辑:天气小编发布时间:2025-07-22 12:17:04媒资合作 电话010-58993745|邮箱BD@weather.com.cn 相关链接 中国气象局| 中国天气网| 中央气象台|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
北方雨水为何多起来了?极端天气为何频现?
北方雨水为何多了起来? 这轮强降雨的极端性不仅体现在系列破纪录数据上,其破纪录的幅度和范围也十分罕见。数据显示,20日郑州日雨量(19日20时至20日20时)为552.5毫米,将原纪录189.4毫米提高到近3倍。 “即便在我国最多雨的华南地区,日雨量能上500毫米的也是凤毛麟角。”张涛说,本次过程河南有20个国家站破历史...